來源:《中國教師》2017年第20期 作者:王繼新
自2013年起,華中師范大學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開始了信息化助力農村教學點教育復興之路。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筆者先后赴我國長白山區、武陵山區、幕阜山區和烏蒙山區以及其他非山區的近二十個市、縣(區)進行調研,在咸安區、崇陽縣、長白縣、恩施市、來鳳縣、布拖和牟定縣等建立實驗區,開展信息化促進縣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踐。2013年12月,我們展開了湖北咸安行動,將咸安作為互聯網+教學點的第一批實驗區。
咸安區農村教學點的困境
筆者及相關團隊成員走訪了咸安區近30個農村小學教學點,對其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農村教學點面臨的三大主要問題。
1.教學質量令人堪憂
一是開不齊課、開不好課、開不足課現象普遍。在走訪中,我們發現,每個教學點的學生總數在18-30人之間,教師人數約為該教學點的年級數,表面上已基本開設了國家義務教育規定的所有課程,但受教師專業素質限制,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很多學科教學仍無法正常開展。體育課是“隨處放羊”,音樂課是“唱歌走樣”,美術課是“欣賞欣賞”。
二是教學方法陳舊,很多教師還是“一支粉筆打天下”。三是教學質量低下,教學點教師大多是本鄉、本村民辦教師轉正人員或者代課教師,常年在偏遠貧困地區工作,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師教育。
2.師資問題不容忽視
咸安區共有教學點30余個,但教師僅40余人,教學點師資嚴重短缺。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優秀師范畢業生“進不來”,有些“特崗生”和“資教生”響應國家政策,結果也是“上午高高興興來,下午哭哭啼啼去”,城鎮支教教師“身在曹營心在漢”。二是優秀年輕教師“留不住”, 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流失量大。
3.留守兒童問題突出
近年來,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留給老人雙雙出去打工,導致農村教學點留守比例超過70%。由于親情的缺失造成德行失范、自我保護意識差、安全與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同時,也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互聯網+教學點的實踐探索
針對農村教學點存在的突出問題,華中師大團隊經過調研后開展了實驗區建設,探索互聯網+教學點的方式助力鄉村薄弱學校優質均衡發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幫助薄弱學校開齊、開好和開足課程,助力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支持農村留守兒童和父母的溝通、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推動教學點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1.建設壟上數字學校
壟上數字學校是為解決教學點師資不足,開不齊課、開不好課等問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和管理的虛實結合學校。“實”就是縣域內的中心校和教學點實體;“虛”就是將縣域內每1所中心校和1-3個農村教學點組成若干個虛擬教學共同體。基于現有條件的實體學校與基于網絡的虛擬學校的有機結合就組成了壟上數字學校。中心學校負責管理并承擔1-3個教學點的直播與互動教學任務,實現了基于數字資源的本地課堂教學與基于同步互動的異地課堂教學之間的齊頭并進。
2.建立教學共同體、學校共同體
農村教學點教學規模小、學生人數少,為其配備所有學科的師資是不現實的,但可以通過技術實現城鎮優質師資向教學點的輸送。城鄉學校牽手在農村教學點與城鎮中心學校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以中心校為中心向周圍多個(1-3個)教學點同步輸送教學內容。以縣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教學點為末梢,組成教學網格,形成教學共同體,組建學校共同體,最后形成數字學校。
3.同步互動課堂
針對咸安實驗區的實際情況,依托數字學校網絡平臺,在各個教學共同體內,筆者開展同步互動混合課堂、同步互動專遞課堂、多媒體授導課堂三種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是同步互動混合課堂教學。同步互動混合課堂教學是利用網絡實現城鄉的互聯,使中心校主講教師所在的“本地課堂”與1-3個教學點輔助教師所在的“直播課堂”之間實施全程同步課堂教學實況的輸送,并實現本地課堂與異地課堂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真正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針對農村教學點開不齊課、開不好課的問題,同步互動混合課堂能很好的幫助教學點開展音樂、美術、英語等學科的教學。
二是同步互動專遞課堂教學。在同步互動專遞課堂教學中,主講教師所在的本地課堂并沒有學生,教學對象僅僅是對接教學點的學生。一方面,同步互動專遞課堂可以將中心校優質師資引入教學點,并實現主講教師與教學點學生之間的雙向交互;另一方面,可以使主講教師針對教學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專門的教學設計。
三是多媒體授導課堂教學。多媒體授導課堂教學是以資源共享為基礎,引入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幫助農村教學點和薄弱學校的教師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在壟上數字學校網絡平臺上,教學點教師可以獲取各類網絡教育資源,包括多媒體課件或直播課堂等,并通過多媒體設備本地呈現這些資源,實時開展教學活動。
4.數字化教師培養
針對實驗區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開展了多層次的教師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培訓。一是開展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培訓,提高校長對教育信息化的正確認識和信息化建設規劃能力。二是開展中心校骨干教師培訓,并通過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研團隊,推進信息化環境下的“課例研究”“同課異構”“名師工作坊”等研修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三是開展農村教學點的全員教師培訓,由高校培訓團隊進駐各教學點,根據教學點教師的技術水平、接受能力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學點教師利用數字學校網絡平臺開展教學的能力。采用第三方評價,以課堂聽課、能力考核、座談考核等方式對教師培訓效果進行全方位的檢驗,全面提升教師TPACK能力,促進師資資源均衡發展。
咸安區“互聯網+”教學點應用案例
1.“一師一校”蔡橋教學點陳德安校長的華麗蛻變
咸安區大幕鄉蔡橋教學點是一所大山深處的鄉村學校。陳德安校長,是該教學點唯一的老師,三年來陳校長與咸安數字學校同成長,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華麗蛻變。
2013年9月1日,本應是陳校長迎接新同學的日子,而他卻無奈的開了5張轉學證明,只剩下7個學生。陳校長深知,是他陳舊的教學方法造成了這一現象。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學生機械地認字、做數學題就是當年教學點的真實寫照。
2014年秋,華中師大團隊在咸安區建立信息化助力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實驗區,建立了咸安壟上數字學校。此后,蔡橋教學點不僅實現了班班通,而且還與鎮上的二號橋小學組建了教學共同體,開通了同步互動課堂。學校開齊、開足、開好課程成為現實,學生不再只學習語文和數學,通過同步互動課堂,還能學習英語,音樂,美術。中心校老師英語課上流利的發音,音樂課上悅耳的曲調,美術課上動人的色彩,深深吸引著陳校長和孩子們。
可對年過半百的陳校長來說,還多了一份擔憂:項目組老師撤走后信息化零起點的他該如何配合中心校老師上課?如果哪天網絡中斷,或是停電,這些課他能不能獨立承擔呢?面對困難,陳校長沒有退縮。一是開始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提高信息素養;二是跟著中心學校教師練習畫畫、學習音律,學習英語發音,提高專業素養。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陳校長不僅能熟練使用教學點全部多媒體設備,能從互聯網下載教學資源輔助課堂教學,還學會了基本的樂理和美術知識。
漸漸地,蔡橋教學點學生開始回流,2015年學生數增加到24人,2016年增加到31人。互聯網+教學點實踐模式讓信息化助力農村薄弱學校與城鎮中心學校的均衡發展落到了實處,讓信息化助力教學質量提升成為了現實。
2.桃花尖教學點青年教師周慧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2014年秋剛走出校門的周慧老師來到了咸安區大幕鄉桃花尖教學點任教。農村教學點環境之差讓周老師一度想要轉身離開,但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她選擇留了下來。在教學點,周老師是全科老師。雖然她盡最大的努力開好英語課、語文課、數學課,但受專業所限,還是無法開好音樂課、美術課。
正在周老師苦惱之際,咸安數字學校建立了,桃花尖、蔡橋教學點和二號橋中心小學結成了教學共同體,建立了同步互動課堂。二號橋中心小學的老師網絡給桃花尖和蔡橋的孩子們上美術課、音樂課。不僅如此,基于壟上數字學校還開展了三牽手行動。
一是城鄉教師牽手,三所學校老師定期舉行教研活動,探討教學,共同提高。二是城鄉學伴牽手,三所學校的孩子們定期見面,組織活動。三是親子橋,留守兒童和父母牽手。學校建立了親情室,讓留守兒童通過QQ和遠在城里打工的父母通視頻電話。
為了讓孩子們早日適應同步課堂,周老師與“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發展”實驗項目教師、中心校教師一起協調,課前認真做好教學設計,主動嘗試同步互動混合課堂教學。實踐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課前設計的問題,教學點學生幾乎都答不上來?”經過與教學共同體其他教師的反復溝通與研討,找到了根本原因:農村教學點學生與城區學生知識基礎差異較大。雖然后來通過降低教學難度、減少課堂內容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周老師仍然在想,是否能針對所在教學點的學生,探索個性化的教學設計,走自己的信息化教學創新之路呢?
周老師的想法在項目組教師的幫助下得以實現,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情,利用網絡收集了大量學科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習目標和內容,制作個性化輔助課堂資源。在數學課上,利用圖片、視頻、動畫資源幫助孩子們理解抽象的數學規律。在語文課堂上,利用整理的繪本閱讀資料滿足混齡班孩子們自主閱讀的需求。
通過互聯網+教學點的實踐模式,周老師看到了農村教育的希望,也看到了面臨的挑戰。意識到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成為一名真正的數字化教師,才能更好適應新課改和信息時代的需要。周老師與桃花尖教學點的教育信息化依然在路上……
互聯網+教學點助力農村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順利進行不僅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也需要高校、政府、企業、中小學的通力合作,還需要中心校和教學點教師與學生的密切配合。我國農村教學點數目之大、分布之廣,文化、民族、經濟、地理背景各不一樣,所以,不主張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的復制該模式,但可以逐步擴大區域試點,不斷總結經驗,有計劃的進行全國范圍的推廣應用。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