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信息化建設成為國家戰略,教育信息化2.0明確提出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中,明確了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提倡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實施骨干培訓者隊伍建設工程。
2019年9月24日,威海市環翠區教體局與希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設成立環翠區教育信息化應用骨干團隊工作室。環翠區教體局黨組成員汪偉、教研培訓中心主任孫海英、副主任王大勇、環翠區教研培訓中心信息技術室主任張海軍、副主任孫希泉等領導出席了簽約授牌儀式,與環翠區各學校分管校長、分管信息化應用工作的的主任及信息化應用骨干團隊成員,共同見證這個重要時刻。
24日上午,環翠區教體局汪偉主任回顧了全區十幾年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進程,從時代浪潮、發展方向的角度肯定了骨干團隊工作室成立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團隊的力量,助推環翠區未來信息化發展。同時,對工作室骨干教師成員提出了要充分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帶動更多教師提升信息素養,走向成熟、走向優秀的期望。
骨干團隊工作室帶頭人張海軍帶領大家一起解讀了工作室考核方案,并定下下一階段的目標:工作室將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通過示范項目帶動和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并通過優秀教師的引領示范,積極探索,轉變觀念,共同研發課程資源,努力成為具備信息技術應用指導能力的培訓團隊。
而來自河南長葛的趙相文校長,則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做了《名師工作室:讓老師以團隊的名義共同成長》的專題講座。趙相文校長闡釋了自己對名師工作室的定位理解:首先是“民”師工作室,加強對普通教師的培訓;也是“明”師工作室,明白明確教育發展的方向;還是“鳴”師工作室,凝聚力量、凝聚智慧;更是“名”師工作室,助力名師的成長。
希沃教育研究院的胡婷玉院長做了《名師工作室政策解讀》的專題報告。其從國家政策的角度去闡述組建名師工作室必要性及其發展方向,并提出了“示范、引領、指導、輻射”四大職能,提到名師工作室是區域教師信息化成長的有力推手。
教育信息化已跨入2.0時代,希沃也將持續關注工作室的發展,助力教師成為區域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并積極幫助工作室進行名師引領、交流分享、指導輻射,為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