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上旬起,全國中小學開始線上授課。
然而在遠程互聯網的低管控模式下,「主播模式」的單一授課方式不能保證教學成效:
隔了一個長假,學生狀態如何?對應準備什么課程?
如何布置作業、高效收集和點評作業?
學生在家學得咋樣了?我下節課要講什么?
……
由于不在學生跟前,無法觀察學生、提問問題,老師難以監督學習情況、掌握教學進度。
作為國家示范性中學,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雙中實驗”)在制定線上教學方案之初,就將「及時反饋」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方案核心在于「教」「學」「評」三維合一。不僅讓老師有信息輸出,學生有知識吸收,我們更要關注及時反饋——學習成果、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教學與課程處主任陳老師表示。
讓老師愛不釋手的作業神器——「答題卡」
“叮咚叮咚……“鬧鐘鈴聲響起,一節線上直播課即將進入尾聲,老師抓緊時間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沒有往常的試卷、練習冊,甚至在沒有課本,雙中實驗的一位同學駕輕就熟地打開希沃易課堂網頁,查收這節課的課后作業,練習任務一目了然。
原來在他打開網頁前,老師就已經通過希沃易課堂中的「答題卡」功能,創建好當日的課后練習。
除了布置作業,「答題卡」還能化身「小助手」,幫助老師自動批改選擇題與填空題。在上傳作業后,老師自行設置答案與分值,在學生提交作業到后臺后,一鍵即可自動修改評分。因為「答題卡」的便捷,雙中實驗的老師們都表示對它“愛不釋手”:
“英語選擇題和填空題都能自動識別,很大程度減輕我們的作業批改負擔。“
“我對答題卡真是一見鐘情,究其原因:一是操作簡單,1分鐘就能搞定;二是支持多種格式上傳題目,拍好照,上傳圖,就完成了。“
“「答題卡」除了在課后用,還能在課前發給同學,摸清學情,講課更有針對性。在課堂上,也可以用來做堂上練習,和他們互動答疑。“
對于學生來說,作業能幫助他們鞏固、內化學得的知識技能,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完善。對于老師來說,作業是學生學習情況、老師教學成效的體現,更是他們后續教學的起點與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基石。
收集批改作業問題的解決只是第一步,對老師來說,如何在作業中分析現有教學進度,從而指導下一步教學任務,則是剩下的一步。
為老師學生導航的指南針——「數據分析」
批改好的作業,如何發揮反饋功能?
于老師而言,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同學沒完成作業、做題花了多長時間、哪道題錯得多、哪道題花時間最長;
對學生來說,最實用的莫過于錯題集、必考題、偏科程度和薄弱知識點。
這段特殊的網課時期中,雙中實驗的師生們將希沃易課堂的「數據分析」模塊發揮得淋漓盡致。作業在經過「答題卡」的收集批改后,進入「數據分析」手中,一張張答題卡自動變成一個個數據,分門別類地為師生提供反饋。
教授七年級英語的何老師說:“進入作業報告后我眼前一亮:答題人數、未提交答案人數、平均用時、最高正確率、最低正確率等各種數據一目了然。特別是看到每個小題的正確率和學生答題詳情,感覺作業評講不再迷茫。“
作業報告:了解全班整體學習情況
答題結果:聚焦細節問題
和老師們一樣,同學通過作業報告快速了解自己的問題:“錯題集能幫我搜集錯題,合理分類,我再仔細分析每類錯誤的原因,對癥下藥,爭取下次避免出現同樣問題。”
學生空間的錯題本
一份作業,看似簡單,其背后卻蘊含了學生的掌握情況、老師的教學成果。
在作業的詳盡數據分析下,老師得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薄弱、給予鼓勵,引導學生的歸因、體驗、提升。同時,老師還可以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和反思,
比如教學的效果、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設想,從而更科學地指導后續教學,提高教學成效。
一手抓課堂,一手抓反饋
教學是一個「教」與「學」之間信息的傳遞、接收、反饋、矯正的過程。老師不僅要胸中有「綱
」,同時還要目中有「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更有針對性進行下一步教學動作。
自2017年誕生初始,希沃易課堂便洞察到,大多智慧課堂只停留在了體驗和對外展示功能,上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學習場景沒有打通,數據上缺少大量信息處理能力,個性化教學只能成為一句漂浮在空中的話。
于是,希沃易課堂團隊深入校園實地,從老師備課到期末考試,觀察師生教學行為,發掘一些甚至連他們都未曾認識到的痛點,通過技術開發、應用設計解決優化,其中就包括了這次疫情期間,廣受贊譽的「答題卡」功能與「數據分析」模塊。
有了量的積累才有質變的可能,厚積才能薄發。當學校打開大門,老師學生回到教室之時,希沃易課堂將影響更多的師生與課堂,用技術與人性打造更多智慧課堂。
希沃易課堂,在路上。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非本站采編新聞稿件,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