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所小學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以往在課堂上調皮、打鬧,或是對老師的授課根本漠不關心的“熊孩子”們,開始爭前恐后地積極舉手發言,并自發地完成高難度作業,甚至會相互督促,極力維護課堂秩序。而曾幾何時,只有電子游戲才能吸引他們坐一下午,是什么改變了他們?原來,是班主任將一款名為“班級優化大師”的免費教育軟件,悄悄地帶上了課堂。
班級優化大師是何來頭?據悉,此“大師”實為希沃(seewo)研發的一套先進的課堂管理軟件,承載了目前在國際課堂上最為流行的學生綜合評價系統的設計理念。它為每一位學生設定了專屬角色,通過“表現好、有獎勵”這一最為淺顯的基礎規則發散,設定積分榜,通過游戲化的規則、界面及音效,激發中小學生的好勝心和創造力。而與傳統的積分榜不同的是,班級優化大師的數據可自動記錄、歸檔和計算,隨時有跡可循,亦可一鍵發送至家長端,既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又減輕了老師的課堂管理負擔,還與家長搭建了真實的數據溝通,共同推動三方角色的成長。
啟用“大師”十分簡單。老師們只需要將全班同學的名字導入班級優化大師,即可馬上展開一局可供全班一同參與的“游戲”。在這里,孩子們各自頂著一個可愛的卡通頭像,并通過自己的表現來決定這個角色的排名——就像他們玩過的電子游戲那樣,優異的表現像是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完成作業、答案非常出色或有創意等,可以為他們帶來加分,欠佳的舉止如不交作業、堂上走神睡覺、無故打鬧惹事等,則會讓他們的積分下降。配合或歡快或沮喪的音效,一堂40分鐘的課程變得飛快,孩子們坐的筆直,眼睛炯炯有神地直視著老師——他們仿佛握著一個透明的搶答器,正期待著老師放出下一個任務。
如果說這是一個角色養成游戲,那么這個不斷渴望成長的角色,即是學生本身。及時的反饋機制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而這些積分所帶來的如知識點、自律性、主動性等等優質的“營養”,正源源不斷地注入學生成長的根基。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設置分組,來對各個小組進行加減分操作。通過組隊而結伴的“玩家”們,會在每一堂課的并肩作戰中,產生積極的團隊精神和更為濃厚的集體榮譽感,而這一熱血的情感,則會直接推動課堂學習氣氛的高漲。除了成績以外,老師也可以通過建立不同的維度,激勵學生培養多元個性。
這一情景并不陌生。實際上,幾乎所有老師都有自制激勵機制的能力和經驗,比如那些曾深深印刻在我們童年記憶力的小紅花、光榮榜、小黑板上的積分擂臺等等。但這些需要耗費老師大量時間和精力制作的物件,總是無法得到有效的積累,隨著時間一長,連學生自身都會忘記了這些小紅花背后的故事。老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只能憑借大概印象進行判斷,徒留了家長們在家校交流會上的一臉茫然。
班級優化大師代替了這些繁瑣的自制機制。老師在課堂上的每一項加分或減分,班級優化大師都會如實地自動記錄,包括這一行為的時間、原因等關鍵信息,隨即生成報表。老師不必費心地計算總分,班級優化大師自會幫忙整理好數據,老師只需點開學生資料,即可馬上查看到每個學生的具體記錄情況,繼而可以邀請家長進入班級,用真實的數據向家長展現學生在校的表現,最大限度地節省雙方的時間和溝通成本,也讓家長更加理解和支持老師的工作。
作為現下正成為風口的教育信息化產品,班級優化大師并沒有將目標用戶局限于學生、家長、教師其中的某一類,而是實現了一個三者融合的體系。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能作為距離孩子最近的人,親自參與到機制的設計和實現中,幫助和引導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這一模式的設計,對于激發老師在創新教學上的思考、促進家長更深入地關注孩子本身,都有著實在的裨益。
如今我們所面對的中小學學習者,是伴隨著數字技術進化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新媒體來創造、思考和交流,這要求相關的從業者不能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而是應該在這條高速發展的信息路上尋求深刻變革。據悉,班級優化大師的愿景是“抓住孩子的每一課閃光點,創造更積極的課堂”,這個美好的愿望正在技術的支撐下走入現實,希望班級優化大師的出現,能讓孩子們開始期待上課的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