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裝備專家委員會專家--后有為先生在《教育裝備3.0與智慧課堂發展戰略》的專題演講中提出,中國教育裝備正往2.0向3.0過渡,教育裝備3.0更加強調和突出以師生為本,尤其是以教師為本。在教育與學校的關系上,要更加清晰明白兩個關系,即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學校要以教師為本。而對于教育裝備來說,要通過以教師為本,推動教育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目標的實現。
在兩會記者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也明確指出,“要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最好的是使用他們,給他們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
那么,處于教育信息化行業的我們,究竟要如何給老師“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又該如何通過教育裝備的“以教師為本,推動教育以學生為本目標”的實現呢?
在教育裝備行業內,“促進師生共同全面發展”這個學校的核心工作很少被關注到,業內常見的多是從結果去設計產品和應用,比如學生成績分析的應用方案,比如學生的健康體檢應用方案等等,卻忽略了師生成長發展提升其實過程非常重要。我們要給老師“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如果只知道結果,通過單一成績結果來評價老師,其實這是缺失過程細節,也是缺失改進方向的,而這樣又怎能給老師“指路子、出點子”,又怎么談得上以教師為本呢?
用教學小數據為老師“指路子”
2017年希沃在第73屆中國教育裝備展上提出“發現教學小數據”的理念來解決這一問題,引發熱議。
希沃認為,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理應為師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動力,因此應該更多地關注發展過程,從關注學生、老師的成長發展過程設計應用方案,用過程數據展示更為真實的成長經歷,并為下一步成長發展方向提供數據支撐。那么如何實現教與學過程的個體數據采集呢?
希沃以覆蓋全國80萬間教室的交互智能平板和百萬級的教師軟件用戶為基礎,通過擁有學生學情數據的班級管理軟件--班級優化大師和擁有教師備授課數據的備授課軟件--希沃白板
5 等軟硬件,讓學校能在老師備課、授課、課堂評價等教學環節,進行數據的無感采集,絲毫不會影響正常教學的進行。
同時,通過智能化分析,將教學過程數據智能轉化為可視化報表,為管理者和老師提供多維度師生數據,并通過報表分析,班級、學校橫向對比等方式,幫助老師和管理者洞察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支撐有效的教學管理決策,更好地促進教學的提升和老師的專業成長。而這些數據最終都會匯集在基于數據服務的教師發展性評價平臺—“希沃信鴿”上。
通過希沃信鴿,老師和管理者們就能清楚地知道,“我的課堂哪些環節應該改進提升、如何改進提升,改進提升的效果如何、如何更客觀地評價每一個老師”,從而達到給老師“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的目的,促進教學管理決策的發展。
互通互聯的校園數據平臺
當然目前市場上也不乏數據服務的教育企業,但在調研的過程中,卻常常有校長、管理者大吐苦水,“目前學校的不同平臺、不同產品間數據根本無法打通,只能停留在各個平臺,無法讓數據真正融會貫通,提供足夠全面多維的教學及管理數據支持,學生的全面素質落地評價、教師發展性評價都無法有效落地。”
對一二線城市即使是已經進行過幾輪信息化產品更新的學校來說,如何將校內平臺及產品的數據打通,形成最終互通互聯的數據仍是當下校長們最大的困惑之一。
教育部基礎教育裝備專家委員會專家后有為也曾提出,“多年來,教育投入的績效不高的最核心原因,是教育生產力一直在進步和發展,而教育生產關系沒有進步。所以,教育裝備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就是要推動教育與學校管理的創新與變革,以實現生產關系對生產力進步的適應。”
全方位覆蓋了智慧教室、智能校園、智囊學區的希沃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則基于統一的賬號體系,并打通各個模塊底層數據,做到方案之間應用場景的相互融合,從底層設計上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各級部門的指引,也離不開企業、學校、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教育信息化在新一輪教育變革的路上,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更具前瞻性的好產品、好方案和好服務,共同促進中國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