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一堂趣味十足的關于“轆轤井”的課程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初一年級的一間教室中開講,學校高中部化學老師譚翠紅老師用她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扎實的基本功,為同學們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課。
這節課是北航實驗學校在雙減政策下,對課后一小時的課程方案探索。
“雙減”政策要求全面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包括課后服務全覆蓋、保證課后服務時間、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強化課后服務保障,同時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閱讀活動、社會實踐、勞動實踐、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等。
如何實現配套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保障課后服務質量,是每個學校都將面臨的挑戰,北航實驗學校同樣如此。
學校領導對比了目前教育裝備行業能提供的適合學校情況的課程后,選擇中教啟星勞動教育課程系列中的轆轤井一課作為試點課程方案。
課程開始,譚老師根據自身所教化學學科特點,從“水”的概念出發,提出自然界中的水可以分為咸水和淡水,進而引出我們日常的飲用水資源。
整個課程中,譚老師從“水是人體必須的物質”、“日常生活用水來源”和“古代南北方人們汲取地下水的工具”等方面為初一的同學們介紹轆轤的使用。
而轆轤井的作用就是古代北方人們用來采取深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的裝備,除了轆轤井,譚老師還向同學們介紹了另外兩種古代人們經常使用的取水方法:抱甕取水和桔槔取水。
課程的后半段是同學們最喜歡的手工環節。譚老師將參加課程的同學們分為兩人一組,每組一起協作,利用中教啟星提供的材料包制作出一口轆轤井。
看似沒有什么制作難度的轆轤井,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不少同學被難到了。比如八邊形的木塊用膠水粘連在一起后,由于膠水還未干透導致木塊無法緊緊粘住,當在制作其他部件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到了其中一塊木塊,整個八邊形就會散掉,于是同學們又得重新涂上膠水對木塊進行粘連。
解決辦法是拿出材料包中準備的皮筋,從外圍將木塊套住,八塊木塊就會自動緊緊連在一起,結構固定不易松散,這與木工在進行結構固定時候使用的固定夾原理是一樣的。
這是整個轆轤井制作中的難點,幾乎每一位同學都被這個過程磨得嗷嗷叫,但是當他們成功地將第一層固定住后,那種成就感又讓他們忍不住歡呼。
整個課堂過程,既需要同學們拿出耐心來操作,還考驗了團隊協作的能力。最后,課堂在一座座手工制作的轆轤井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學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親手制作迷你簡易的轆轤井,感受古人造井取水的智慧,相信這樣的課堂能讓他們學習到勞動人們的精神,未來也能通過自身的勞動創造更好的能推動時代發展的工具。
中教啟星勞動教育系列課程同樣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成長,希望能夠通過勞動教育進行多學科知識融合,鞏固學科知識點,構建認知體系,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生活實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