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控制不了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導致孩子現在見了我都躲著我,和我一點也不親熱。其實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我也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了啊。誰能幫幫我啊。
這是一位家長的來信,這位媽媽的感受絕非個例,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忍不住發脾氣,發完脾氣又后悔不已。
其實,家長的壞情緒不僅會惹孩子煩,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一生的發展。家長的情緒忽略、情緒暴力都會導致孩子自我傷害。
針對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3月27日,海信聚好學特邀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專家張果老師走進青島,通過現場授課和互動,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形成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
「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變化?」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張果老師從初識情緒、接納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導家長管理孩子的情緒。
「初識情緒」
指導家長做情緒臉譜 、布娃娃等游戲來識別每一種情緒,幫助家長意識到自己跟孩子的情緒狀態。
在識別情緒的不同之后,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情感識別訓練:
1)觀察兒童表情(面部、肢體、言語表情)
2)注意兒童的生理變化
3)傾聽兒童的語言報告(情感樹)
4)了解兒童情緒發生的情境
首先認識到孩子與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效地應對并管理情緒。
「接納情緒」
接納情緒,即從內心里是認同情緒與你的一體性,情緒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在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首先要了解情緒背后的心理原因。
我們對孩子的心靈世界知之甚少。如此,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第一反應是要充滿探索精神的“為什么”/“發生了什么”而不是情緒主義的義憤填膺和管理主義的“怎么辦”。
接納并不代表無原則縱容。接納情緒不代表接納行為。接納的對象是“人”,不是“問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溫柔而堅定地關注”,即:
1)關注-愿意與孩子的情緒同在
相比解決帶來情緒的問題,允許自己慢下來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更為重要。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他們需要的是對情緒敏感、愿意花時間和他在一起、關注他情緒本身的意義而不是如何消滅負面情緒的父母。
2)溫柔-為孩子營造安全的情感氛圍
情緒本身沒有錯,只是表達的方式恰當與否。
3)堅定-接納情緒但不代表沒有規則
溫柔不等于允許一切。例:我很愛你,你生氣時亂扔東西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在接納情緒時是對孩子情緒的認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時應遵守同理心準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立場要堅定,態度要和藹。
「表達情緒」
感受到情緒時,出現的身體、行為、臉部等變化,包括生理成分、表情成分、主觀體驗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出來。比如畫、
跳舞、音樂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
學會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負面情緒不可以被壓抑、控制,需要用合理的方式去表達出來。
5W1H的應用-What,Who, When, Where, Why, How,練習挖掘孩子的情緒地雷。
孩子,做什么事情會讓你緊張;孩子遇見什么人會讓你害怕;孩子什么時間,你最煩惱;孩子,去哪里你最開心;孩子你為什么難過;孩子如何做你才會安心;
了解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是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內在感覺,但也要有拒絕的勇氣。傾聽自己的各部分正在對你說些什么。正視發生的事情,找出它的需要,并努力尋找新的方向。
「調節情緒」
通過某些技術方法,讓自己的情緒反應可以得到轉化,用社會可認可和接受的方式,對各種情緒做出反應。
不同的情緒反應將產生的不同結果,將結果行為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其中需要用到改變不合理信念的ABCDE法則。
同時,調節情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將“消極語言”轉變為“積極語言”。
例如,孩子不愿做作業,家長的兩種語言,則產生不同的效果。
家長說“你還不做作業? ”,是一種“命令和譴責”;如果換一種積極的方式來說,比如“我看了一本說,說休息好了,做作業效率高,也能增強記憶,你好好休息一會
”,這樣不僅表達了對孩子自控力的信任,也傳達了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和敦促。
「結束語-家長共勉」
不要期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正確的、完美的,而努力陪伴他們成為完整的、健康的、快樂的、充滿活力的。
——C.G.Jung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電視在線教育平臺,海信聚好學全國名師巡講-青島站‘’情緒管理課堂‘’讓150多位家長收獲頗多。接下來,海信聚好學全國名師巡講活動將陸續登陸各大城市,為各地家長帶去專業有用的家庭教育知識,敬請期待!
當然,更多角色、更加專業的精品學習課程及興趣課程盡在海信互聯網電視“聚好學”,可滿足全家人的學習需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