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師范學院舉行2021-2022學年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決賽,通過比賽進一步促進師范生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師范生技能素養,青鹿為本次活動提供全程技術支持。
四川廣播電視臺對本次大賽進行播報
在決賽中,經初賽選拔出的10名優秀示范生,以四川省中小學統一使用的教科書為材料,進行1課時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包括說課、模擬授課兩個環節,比賽中,同學們使用青小鹿智慧紙筆系統,采用合作學習、項目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等教學方式呈現了一節節精彩課堂。
成都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李興貴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他強調,學校主動順應國家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積極應對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發展需求,依托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項目,構建“1+4+N”共同體,全面加強智能教育環境建設,系統提升高校教師智能教育能力,深入推進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作為學校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不斷探索信息時代教師培養模式,將智能教育全面融入未來教師培養過程,努力提升師范生智能教育素養。
成都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李興貴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本次比賽邀請了來自基礎教育領域專家作為比賽評委,他們分別是四川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彤、成都市政府督學廖代言、嘉祥教育集團信息化管理部部長杜明軍、成都市溫江區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導處主任李茜琳、成都高新區心理學科中心組成員、成都石室天府中學孟泓沁。擔任決賽評委的還有成都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任立剛、網絡與信息中心主任周鑫燚、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敏輝、教育與心理學院小學教育系主任徐猛、網絡與信息中心副主任唐瓷等。
參賽同學在比賽中充分展現出以信息技術推動課堂教學變革的教育理念,從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流程再造、信息技術合理應用等多個方面對課堂教學變革,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老師智慧的教、學生智慧的學處處可見,充分展現了參賽同學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
在頒獎典禮上,來自四川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楊彤副院長對本次比賽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參賽同學在教學設計、組織策略、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展現出了較高水平,符合國家在新課標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要求,比賽的舉辦能有效推動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養真正適合基礎教育要求的未來教師。
四川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彤發言
成都師范學院網絡與信息中心主任周鑫燚宣布了本次大賽的個人獲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單位獎等各類獎項名單,并對大賽中學生的出色表現進行了簡要點評。
成都師范學院網絡與信息中心主任周鑫燚宣布獲獎名單并作點評
成都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任立剛從“五個一”提出了對師范生的希望:樹立一個理想,即學做“四有”好老師,學做學生“大先生”,學做“未來教育家”;確立一種態度,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養成一個習慣,即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練就一種本領,即學好技術、善用技術;成就一個夢想,即教育報國、教育強國。
成都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任立剛發表講話
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及《教育現代化2035》《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等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成都師范學院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的重要行動。
據介紹,成都師范學院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自2017年開始舉辦,是學校為適應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全面提升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的重要舉措。
在接受四川廣播電視臺采訪時,成都師范學院教育與心理學院學生劉雨桐表示:“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對信息化技能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學促練、以學促教,為之后的工作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成都師范學院物理與工程技術學院學生羅俊鑫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比賽之前我們的信息化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培訓,讓我們了解到教學除了傳統的上課模式外,還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來進行教學的設計,比如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微課等,收獲頗多。”
成都師范學院通過持續、有序組織開展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積極推動、促進學生把教育技術和學科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整合,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培養新時代的未來教師。
相信,立足于新時代發展的成都師范學院將繼續提高師范生培養培訓質量,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青鹿作為智慧教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將始終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索,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助力更多師范院校培養新時代師范人才,賦能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這次比賽中,師范生們使用青小鹿智慧紙筆系統展示了信息化教學的精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