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山東昌樂一中再次登上了《中國教育報》的頭條(《現代信息技術用起來——對話山東濰坊市昌樂一中副校長張福濤》),也是該校第三次榮登《中國教育報》(2014年5月7日“‘洋為中用’的翻轉課堂”、2014年5月19日“求新謀變,翻轉課堂迎勢而上;穩步推進,課改之舟揚帆遠行”)。在接收采訪中,昌樂一中副校長張福濤對記者說,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技術水平、學科素養低等諸類問題,都得以一一解決。如今,山東昌樂一中已成為全國翻轉課堂實驗規模最大、實施科目最全的實驗學校。同時,高頻的信息化應用,也創下了中慶錄播系統在整個山東地區使用頻率最高的學校記錄。
昌樂一中中慶錄播教室內,孩子們自學質疑課
作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相融合的典型案例,昌樂一中展示了翻轉課堂自主合作開發資源、全面優化教研體系、校企合作共建平臺、全校全科整體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遵循認知構建模式的六大特色。如今,課堂上學生問什么,老師講什么,老師不再以講完備課內容為完成任務的標準,而是以學生真正學會為標準;課下,老師借助數字化平臺的數據處理分析功能,從批閱作業等重復勞動中解脫出來,并掌握了更多精確的反饋信息,老師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更精準的一對一輔導!安龢芬恢小碧剿鞯某晒δJ街档媒梃b和學習。
1. 架構支撐體系
繼承集體備課、學案導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構建由數字化學習平臺、校園鏡像服務器、千兆校園網、教室無線AP和學生個人平板電腦組成的在線教學系統,自主開發微課等教學資源,發揮上述各要素的優勢,使其達到1+1>2的效果,整合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觀摩室聽課的老師們
2.架構網絡平臺
實現微課等教學資源的上傳下載、在線觀看功能,實現在線測試和數據分析處理功能,為翻轉課堂實施提供技術保障。
3.編寫配套學案
學校利用暑假寒假組織部分骨干教師,按照“研究學案模式→編制學案目錄→編寫學案初稿→學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將本學期各個年級的學案全部編寫完畢并形成資源,為實施翻轉課堂做好充分準備。
4.培訓教師,建立模式
隨機選取實驗班級,在所有學科中實施翻轉課堂實驗。同時,通過集中培訓加大師生的校本培訓。通過實驗班教師逐科舉行研究課,全體實驗班教師逐節評課,提出了基于我校特點的“二段四步十環節”翻轉課堂模式。
5.細化環節,總結培訓方案
增加實驗班級。同時,結合第一批實驗班的經驗、教訓,研究出適合翻轉課堂的課程表,并初步形成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研究體系(如集體備課程序、研究課聽課評課程序、微課錄制要求、教學設計要求等)與課堂教學評價量規。
6.總結反思,逐步推廣階段
定期總結經驗,并及時調整對策。同時,持續增加實驗班級,直至全部實施翻轉課堂實驗。
(部分內容摘錄自《基于學生自主發展的“翻轉課堂”探索與實踐》2014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