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審美教育
http://www.wandqa.cn2019年02月21日 09:25教育裝備網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是禮儀教育的集中地,而校服也不僅是學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學校禮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和學生的精神氣質。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各地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然而,縱觀國內校服發展現狀,大部分校服款式可以說毫無美感可言。
南京市人大代表孫洋:建議中小學校試行專業的運動型校服
不論男女一律穿著肥大的“面口袋”校服做操、跑步、打球……這似乎是許多學子的集體記憶,甚至有人認為“專業運動型校服的缺失,毀掉了中國人的青春。”南京市人大代表及財經委委員孫洋認為,專業運動型校服作為體育精神的載體,能夠促進體育運動的普及,建議在南京市部分中小學校試行統一和專門的體育課服裝。
孫洋調研發現,當前大多中小學校體育課教師要求家長為學生準備不限款式的運動服,但落實情況和檢查力度一般。 “穿著不合適的服裝運動,不僅達不到提升體育技能、增強體魄的目的,甚至會影響體育課正常進行,造成運動傷害。”
學校更衣室配置不齊亦是專業體育課服裝難以普及的硬傷。據調查,目前南京市僅少量私立國際學校設有更衣室或游泳池配有淋浴房,中小學更衣室設置率較低,導致運動后無法及時更衣,一些學生無奈之下只能在擁擠的洗手間換衣服,降低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以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校服企業伊頓紀德為例,其所服務的全國超3400所學校中,有半數以上學校以運動型套裝為統一校服,而為體育課程單獨配備專業運動服裝的學校數量不足2%。
孫洋認為,提倡體育不僅是為了鍛煉個人的身體,更是為了養成團結合作的精神,因此需要重視體育精神在教學中的作用。促進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以政府主導、學校支持、家庭參與的方式,推動體育課服裝在校園落地,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同時減少運動損傷、未及時更換濕衣物引發感冒的隱患。“可通過政府統一采購或家長團購方式,配置性價比高的體育課專業運動型校服;同時,完善學校更衣室配置,并為常用運動鞋、護目鏡等運動及防護裝備提供必要的儲存空間。“孫洋說。
四川省政協委員謝應光:希望中小學校服“顏值”能高點
“校服著裝關系到對學生審美趣味的培養,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四川省中小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這是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絕不是一件小事。”四川省政協委員、西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謝應光,在今年的四川省兩會上提交的一份提案,希望可以提高中小學校服“顏值”。
“我這份提案,來源于生活中的觀察。在四川的公立中小學,看到的校服大多不合身,很大,樣式也不好看。”謝應光認為,雖然多年來,四川省的中小學校服工作在不斷改進和完善,但從基層了解到的情況表明,廣大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群眾對中小學生校服還是不甚滿意。主要問題是:目前公立學校的校服,普遍質量較差、樣式單一,學生穿著缺乏美感。在公立中小學,男孩、女孩的服裝都差不多,大小不合身。且由于校服的價格限制,一般為100多元,生產廠家也難于生產出高品質的校服。
謝應光認為,應普遍提高四川省公立中小學校學生校服的質量和審美品位,至少服裝外觀美麗、風格清新、氣質高雅、衣著合體。不僅符合青少年體型特點,也能讓校服符合青少年的審美需求。此外,政府可以適當補貼公立中小學校的學生校服費用。
廈門市政協委員曾鳳飛:讓中小學校服美起來
“廈門城市很美,有藍天、海浪、三角梅、白鷺……廈門學生的校服要與這個城市相匹配,他們是流動的風景,我愿意無條件給予支持!”在一月上旬剛剛結束的廈門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市政協委員曾鳳飛如是說。
他認為,廈門中小學生的校服迫切需要改頭換面,要跟美麗的城市相匹配,在設計感、時代感、品質感上,都得進一步提升。曾鳳飛說,目前廈門中小學生的校服包含運動裝和正裝。由于學校體育課課程設置較多,且校園規劃普遍缺少存衣室、更衣室,學生平時較多穿運動裝校服。中小學生運動裝款式按區統一,男女同款,普遍缺乏設計感、時代感以及品質感。
“美感是從小熏陶的,我們不能壓抑它。”曾鳳飛說,如今學生對得體、精致校服的需求日盛,讓校服美起來要做到三個方面:加強板型設計,讓運動裝男女有別,符合青少年體型特點,滿足運動功能需求;提升文化特色,融入中式服裝元素,讓正裝能夠穿出“文化味”;提升設計感、時代感和品質感,讓校服符合青少年的審美需求。
美學家蔣勛曾說,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校服,承載著一代代學子的青春記憶,它既是一種校園文化載體,更是一種育人功能符號,因此,需要提高校服的審美性和專業性,充分發揮校服的美育功能。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