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走訪眾望教育有感
http://www.wandqa.cn2019年06月21日 16:31教育裝備網
近日,以“共筑中國品牌 開創品質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品牌峰會在北京友誼賓館盛大開幕,有關部委領導、經濟界學者、媒體記者及知名企業代表等千余人齊聚一堂,共話全民品牌塑造和品牌影響力。本次會議上,主辦方揭曉了中國自主品牌500強、中國誠信品牌、中國典范品牌等專項獎。其中,榮獲“中國教育品牌領軍企業”獎的眾望教育集團格外引人矚目。
這家創建于2013年的教育圖書策劃機構,先后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開明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等京城知名教育大社合作,聯合推出“6·7”助學助考圖書如《600分考點 700分考法》《高考小題練透》《高考必刷題》《高中教材·考試知識資源庫》《高中必刷題》《進階集訓》《高考必刷卷》《教材劃重點》《復習劃重點》《初中必刷題》《樂學一起練》《樂學應用題》等800多個品類,覆蓋小初高全學段。
今天的基礎教育領域,更熱門是做“在線1對1”式的輔導培訓,用廣告轟炸、資本融資等方式“賺快錢”而非執著于教育內容本身的研究。那么,短短六年時間,堅持以全學科教育教研為核心,以教育圖書策劃及教育資源開發為主業的眾望教育,是如何“異軍突起”最終斬獲這一大獎的呢?帶著種種疑問,筆者走進了眾望教育北京總部。
楊老師,你好!——書生意氣與教育情懷
眾望“6·7”書系的讀者都很熟悉封面上的“主編楊文彬”幾個字。對于這位眾望掌門人,筆者有過很多推測。可是當推開一間極其普通的辦公室,各種書和打印稿鋪滿了辦公桌,那位埋首其間的人,正在一份打印稿上寫寫畫畫,對于來人渾然不覺。筆者好奇地走近,才發現居然是2019年三份全國高考理綜試卷的物理部分。原來,這位不折不扣的“楊老師”正在逐題研究高考卷,撇開標準答案,自己動筆給每個題目寫解析。
來自教育欠發達的江西省,親歷求學之苦、刷題之痛、高考之難的他,每年高考結束之后都要完成獨立的試卷分析全流程,讓自己重新浸潤在研究考試、反思教學的氣氛中,然后涅槃。這樣例行的大閉關,從他大學畢業后躋身教育第一線就開始了。連虐三屆高三,帶出了一大批實現夢想的“小老俵”,也包括一位后來的首席科學家。后來,他北上報考了北師大研究生。那一年新課程標準開始制訂,教育改革方興未艾,他在此時從教育的一線轉向了更深入的理論研究,轉向了對中國教育影響更深遠的出版事業。這一干就是16年。
無論是在一線做教師還是如今在“幕后”做教育圖書的策劃研究,楊老師始終懷著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和對教育事業的敬畏之心。在此次走訪中,“嚴謹”“嚴格”“嚴苛”是同事們評價他時用得最多的詞,有很多關于他較真的故事,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是,他把送到印廠的清樣追回,只為了換下一道思維臺階鋪設更合理的例題和不說套話而直指痛點的題目分析。他也因此被大家稱為“楊折騰”。
這樣一個看似嚴苛的人,竟然真的吸引了一群同他一樣執著教育的同路人。就在2013 年,他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之邀,以四十歲“高齡”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創業時,原來的下屬、同事、故交,那些在各自崗位活得相當精彩的策劃人、編輯和營銷精英15人,默默地提交辭呈,跟他一起白手起家。眾望教育集團就此發端。
“讓人相見恨晚的教輔書”是怎么做出來的
知乎上曾有篇熱帖“有哪些相見恨晚的教輔書”,2013年眾望(當時還是理想樹)新策劃出版的《600分考點700分考法》《高考必刷題》赫然入選。2016年至今,“6·7”書系多次在出版界的各類教育品牌圖書評選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銀獎”“最受學生歡迎獎”等。
如今,《必刷題》憑借其首創的八刷題階體系,和倡導回歸課本、狂K知識、研究考法的科學復習理念,拒絕盲目狂練,講究練深練透,六年內為數以千萬計的學子鋪就了通往理想大學之路,贏得了老師和學生的高度認可,贏得了市場,成為了教育圖書行業的新銳力量。“必刷”成為大眾流行詞,打開微博、小紅書、B站等學生群體活躍的平臺,總能看到必刷題書系的身影。無論是其清新亮眼的設計,還是一致被評論為“越刷越爽”的簡潔編排,亦或是書中幾句戳中人心的句子,都成為了被“強推”的理由。
這個中緣由不免令人好奇,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這“讓人相見恨晚的教輔書”是怎么做出來的。
眾望教育北京編輯部坐落于海淀區,辦公室一街之隔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騎單車15分鐘就到北大、清華,公交車8站就到北師大;天津編輯部則位于南開區,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比鄰而居。這樣的環境無疑對高考備考書系的出版裨益良多。眾望團隊的編輯們常年與那些奮力一搏進入理想大學的同學面對面,追溯這些同學的學路歷程,希望把那些刷題的成就感、逆襲奇跡的幕后秘辛釋放出來,讓更多的求學之人分享。在“6·7”書系中,經常會看到來自高考狀元的獨家秘笈,這應該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緣故。出版六年來,《必刷題》讓很多同學懂得了默默實干是成功之道,成就了很多同學的大學夢。
教育圖書自然還是要以內容取勝,以教研功力打底。真正走近了眾望教育的策劃團隊,筆者才知道,一本真正有實效的教輔書,其產出過程絕對可以用“曲折”來形容。
首先是選題的確立,據說這是最具“眾望特色”的環節:眾望策劃是分學科,根據學科特色單獨立意,再統一梳理、整合選題的。每次的選題討論會激烈異常,每個有理想有思考的策劃人都勇于表達自己的調研成果和對教學的新認識,一次又一次爭得面紅耳赤。這里只有策劃人,沒有領導與下屬,一切可以開放式辯論。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你可能永遠都無法想象,這些大多數時間都在低頭悶聲做稿的編輯,在談到自己的選題時所迸發出的熱情。
終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磨合,優中選優,選題產生了,接下來的環節就是找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研討選題價值,細化選題的編寫操作細節。在眾望圖書的作者名單上,我們能看到一大批優秀編者的名字,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教師、名師工作室帶頭人、教研員和常年擔任高三把關的一線骨干教師。是什么樣的力量將這些老師聚合在一起的呢?走進眾望辦公室,筆者解開了這個疑問。辦公室里隨處可見策劃編輯團隊和各地老師的合影,合影的地點幾乎都是在老師的辦公桌前,身邊是一大堆備課資料和學生作業。筆者好奇地數了數,21個省,300多所名校,2000多名教師,編輯都是一個一個當面拜訪,進行專業對話,深談教學,求取教育真經。正是這樣的腳踏實地,讓眾望的策劃人永遠傾聽一線教育的聲音,永遠貼近教育改革的風向,將教育的執著進行到底。
接下來,寫成的書稿將傳遞給另一群有著“強迫癥”的編輯——校對編輯。這是一群天天原以為告別了高考就不再碰觸高考題的人,不小心學了師范,不小心走上了教育出版這條路,執迷于給求學的人以真知識、真經驗,于是將手邊的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倒背如流,于是將十年真卷做到爛熟,于是動輒將《辭海》《二十四史》翻到飛起,只是為給書稿中的一句話尋找“佐證”。他們全神貫注地審視著書稿中的每一道題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他們不會遺漏頁眉頁腳等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我們的工作失誤會將錯誤傳遞千萬次,放大千萬倍”,眾望圖書的校對編輯正是用這樣的敬畏心對待每一本拿到手中的書稿。
當然,匆匆的一次走訪看到的只是諸多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接觸到的也只是這個企業中的一部分員工。還有設計、印制、倉庫、物流、銷售等很多眾望人為這本優秀的教輔書保駕護航。
在眾望教育集團的官網上,有這樣一段話:
有人生活動力來自被認可,
有人來自于財富的累積,
還有一些人啊,只是好奇,單純想看一下自己的想法能走多遠,最后變成什么樣的現實。
我們呀,一點也不特殊,都住在這三類人里。
只不過我們的身體是傾斜的,傾向“被喜歡,被認可”,
所以起先我們給自己取名理想樹,所以現在我們叫眾望教育。
就是想真正簡化邁向理想大學的路徑,同時希望盡可能看得更遠一些,遠到你找到自己。
……
這是眾望人的自剖,也是他們對教育事業的深情表白。這些輕盈的文字下,是所有眾望人日復一日的堅守。
經過這次走訪,筆者深知這些認可的背后是所有眾望人對教育情懷的堅守。也許說“匠心”“初心”“情懷”顯得有些俗套,但真正了解后你就會認同:熱愛,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終章
眾望基礎教育研究院協辦省級專業教育雜志《求學(教學教研版)》,迄今在全國各地共組織教研會600余場,與會教師近20000人。
眾望教育設立“6·7理想有約”助學獎。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年底,該項目共簽約十余省近百所學校,資助學生上千名,累計發放獎學金30萬元,助學圖書800萬元。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