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秘:開展創客教育為何要引入STEAM課程?
http://www.wandqa.cn2019年06月25日 15:39教育裝備網
創客教育面臨瓶頸,STEAM課程已成趨勢
在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社會對創造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教育界也因此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高等院校增加了大量技術相關的專業,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也開始引入相關課程。創客教育已經成為了社會培養人才的重點方向之一。
然而在開展創客教育的過程,不少學校面臨尷尬的局面:這些學校或是從第三方公司引入搭建作品的零部件,或是只進行“編程教學”。這短期內可看到一定成效,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后勁不足”的現象——作品搭建完了下一步該做什么?編程學完了如何應用到現實生活解決問題?
事實上,只有少數學生通過學習后才懂得如何自主創新運用,絕大多數學生還需要引導。基于此,STEAM教育被更多人關注,一些學校開始嘗試引入STEAM課程或全套的教學解決方案,希望以此兼顧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以及創新思維。
踐行多學科融合教育,培養現實問題解決能力
所謂STEAM,即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它注重的元素更加多元化,要求的學科能力更豐富多樣,旨在打破學科疆域、通過對學科素養的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綜合性的人才。
STEAM課程的教學常伴隨著各種社會生活問題的設計。舉一實例,汽車已成為現代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為現代生活帶來諸多便利。雖然現在的學生與汽車的接觸非常多,但對其內在架構以及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卻相對模糊。這種情況下,多數學校一般只是讓學生進行創新搭建,卻很少講解其中的原理,STEAM課程卻并非如此。
以《疾馳飛車》STEAM主題課程為例,它不但鼓勵學生搭建,還通過講解、實驗、創造等方式,讓學生學習基礎汽車相關物理學概念、設計原理、更深層次的機械傳動知識,最終讓學生自行設計、交流、編程、完善自己的作品。通過《疾馳飛車》項目課程,學生掌握了一定結構設計制作技巧和基礎物理學知識,還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汽車模型進行競速比賽。
以生活場景問題為突破,讓STEAM教育為現實問題服務
對于學校老師而言,《疾馳飛車》項目課程對于開展教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課程的開展,學生的學習深度逐漸增加:從汽車的發展史和結構,到能量轉換的基礎知識,再到齒輪傳動基礎知識等一系列的專業知識。
這其實是以“汽車”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提出問題,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再加上這些作品必須由小組完成,學生在學習科技知識的過程,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協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學會了評價、反思和分享。
當學校用“汽車”開了一個好頭,就會繼續引入更多STEAM課程,圍繞不同的社會生活問題的情景來開展,例如“環保”“機器人”“智能”“自動”等等,保證學生以較高的興趣去學習課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涉及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多個學科內容。
相對于單純地開展創客教育,學校引入STEAM課程,更多是為了培養更全面的、可以解決社會生活等現實問題的綜合性創新人才。但在當前時代,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入一個系列的課程,通過對不同課程的反復思考和實操,徹底激發鞏固人們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以及協作能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wandqa.cn/cp51621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