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助力安徽教育發展
http://www.wandqa.cn2019年06月26日 15:32教育裝備網
近日,安徽高考分數線公布,在網上熱傳的安徽省文理科前500名(共1000人)資料中,75%的理科學生與72%的文科學生都是用了科大訊飛的大數據個性化精準教與學系統;56%的理科學生與64%的文科學生都使用了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產品。
而在安徽省內,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八中、蚌埠二中、宣城中學、屯溪一中、蕪湖二中等眾多學校借助科大訊飛智慧教育,通過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個性化學習手冊等產品,讓教與學全面發展。
合肥一中有著30年教齡的數學老師段明貴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個性化學習手冊的出現最直觀的感受是減輕了工作量:“最起碼為我節省了時間,而且針對性更重要。比如以前統計學生做答情況非常費事,具體到每個學生是不可能的,但現在兩秒鐘就出來了。這種效率上的改變不得了,這讓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通過“大數據”分析每位高中生的數、理、化各學科的薄弱知識點并推送“個性化作業”,當前,合肥六中聯合科大訊飛在高一、高二年級試點推行“精準化教學”,僅數學一科做題量就從每周60道減少到20道。合肥六中副校長章偉表示,未來學校還將試點“個性化教育”。
作為一名有著35年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合肥八中生物老師岳保平表示,“過去5個班級學生考試結束,光批改試卷就要大半天時間,現在通過科大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只要差不多一半時間就可以。此外,過去講題目每道題都講,很難把握重點,現在錯的題目多的就重點講,錯的少的題目就下課單獨講,這樣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
自2012年到2018年,蚌埠二中攜手科大訊飛共同推進智慧課堂建設。截至目前,蚌埠二中基于訊飛智慧課堂平臺,利用學習數據分析、課堂即時評價和智能推送等技術,把微視頻課程作為智慧課堂的核心教學資源加以建設與應用,建立“智慧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創新課后網絡學習輔導新方式,走出“云端建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智慧發展”實踐之路,實現智慧課堂覆蓋全校80%以上的班級,促進了師生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教與學活動的有效發生。
2018年以后,在科大訊飛的大力支持下,宣城中學全面建設智慧校園。宣城中學校長洪海表示:“有了大數據,學校的管理可以實現科學化、規范化;教師的教學可以高效化、精準化;學生的學習可以針對性、個性化,這是我期待的教育信息化的價值,也是大數據能夠幫助學校實現的目標。”
作為安徽高中十校發展共享聯盟(簡稱“A10聯盟”)的成員校之一,使用個性化學習手冊已經成為屯溪一中日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數學老師汪志彪曾高度評價:“個性化學習手冊在分析報告中能清楚知道學生個體的成績及具體知識點的掌握上和班級的差距。高匹配的試題能起到針對化的訓練,避免搞‘題海戰術’,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真正成為‘學生的助手’。”
自2015年開始,蕪湖二中從初一到高三的六個年級全部學科同步應用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蕪湖二中副校長毛紅表示:“老師可以直觀地看到班級與個人的全部軌跡,隨時調出學生的高頻錯題以及拓展資源,實現針對性講評;而且學生也有自己的報告,這對他定位自身薄弱點以及有目的的訓練起到直接作用,老師輔導起來也是方向明確。越來越多的甜頭吃到了,老師們已從昨日的適應變成了今天的離不開。”
至今,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產品已經覆蓋了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5萬所學校近億的師生。借助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越多越多的老師解放了雙手,實現精準教學,越來越多的學生減輕學業負擔,實現個性化學習。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