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們都變成了“沒天賦”的孩子
http://www.wandqa.cn2019年06月28日 13:26教育裝備網
一年一度沒有硝煙的戰爭打完了——高考后,接踵而來的是選大學、選專業。近幾日,知乎上“性價比高的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成為熱門話題。如何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專業,成為困擾學子們的一個重大問題。實際上,和他們有著同樣困擾的,還有家長。
從選興趣班到選專業,別說孩子“沒天賦”
與忙于選專業的“準大學生”相比,為孩子選興趣班的家長似乎更焦慮。
“送孩子去學畫畫,幾個月了,畫出來的還是鬼畫符一樣,怎么辦?”“我的女兒撕紙都不會,學習明顯不如其他小朋友,我該怎么做?”“興趣班的錢都白花了,一點效果都沒有”……
上了興趣班的孩子,在短期內沒有反饋出理想的“效果”,有的家長便開始著急下了定論:“這孩子天賦不好!蹦敲,真的是孩子天賦不好嗎?
德培(DAP)發展適宜性教育專家認為,不要給孩子隨便貼一個“天賦不好”的標簽,很多時候,可能是家長的“輔助”打得不夠好,沒有找到孩子真正擅長或感興趣的東西,或者沒有帶著孩子堅持下去的決心和努力。莫扎特在3歲起就顯露出極高的天賦,但到6歲時,他的總練習時長已經超過3500小時,努力,也是一種天賦。
孩子的天賦在哪里,慢慢你就會知道
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者——美國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納德認為,我們的智能是多元的,多元智能主要包括內省智能、人際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智能、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這八種智能類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組合, 應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通過對孩子的日常觀察,發現孩子的天賦。
家長可以根據美國羅伯特·斯滕伯格博士研究的測試表,推測孩子的天賦所在: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另外,家長也可以結合“德培兒童評估評量體系”中的《多元智能觀察表》,對孩子的多元智能發展水平進行觀察,從而得到促進優勢智能提升和弱勢智能彌補的方向。
每個孩子都是天賦寶寶,他可能在某個階段沒有顯現出來,或者處于未被激發的狀態。這種時候,家長不必太過著急,可以從孩子對某個東西的敏感性、或者對某件事的偏愛度上,發現他們的喜好,從而進行下一步培養。
家長要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而不是一旦在某方面沒看到成績,或短期內沒看到效果,就早早放棄或用言語打壓他,這樣,他可能真的會變成“沒天賦”的孩子。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