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財富教你打贏“二孩”家庭理財翻身仗
http://www.wandqa.cn2019年07月01日 16:35教育裝備網
5月10日,在阿里巴巴第十四屆集體婚禮上,馬云的證婚詞中關于生孩子的言論,又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馬云宣稱 :“婚姻的第一個KPI,第一個指標就必須要有結果,要有產品,產品是什么?要生孩子。”,“婚姻的道路有很多,但是有一條,每個人都必須走,都就是去生孩子,陽光燦爛的時候要修理屋頂,年輕力壯的時候多生孩子!
隨著國家放開二孩政策,連馬爸爸都開始催生了。作為一名新晉媽媽,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這樣的提問:“什么時候要老二啊”,我內心的OS:emmmmm……
按傳統思想來說,生二胎是添丁進口的好事兒,但在當今社會,考慮問題可不能這么簡單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增加一個新成員,意味著要對未來的生活重新進行全盤規劃,這樣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對于二孩家庭來說,一定要念好“理財經”,不打無準備之仗,以下是幾點小攻略,希望能給想要生二孩的寶爸寶媽們一些幫助。
1.家庭應急準備金要增加
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根據自己平時的消費情況,將家庭3-6 個月的月支出作為應急準備金,足以應對家庭的意外支出。但針對兩個孩子的家庭,應將緊急備用金增加至6-12 個月支出,提高整體資金的流動性。考慮到第二個寶寶出生后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意外支出(如出現較嚴重的先天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最好再準備1-2張較大額度的信用卡,以備不時之需。
2.“頂梁柱”的保險要跟上
生了二孩后,意味著父母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和責任進一步提高了,如果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不幸出現重大疾病或發生意外,都意味著子女未來的成長和教育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風險。首先要投保的應該是家庭經濟最主要來源的一方,條件允許的話,可為另一方也配置一些保險產品。比如,有些家庭在生二孩后,媽媽不得不辭職做全職太太,這意味著爸爸成了家庭經濟唯一的“頂梁柱”,那么就要主要為爸爸投保。此外,家長在選擇孩子的保險產品時,可優先考慮有豁免權的保險產品。這類保險產品在合同期內,如果投保人發生意外或者因故喪失交費能力,不僅可以豁免未交的保費,而且對被保險人的保險保障依然有效。
3.基金定投是基本款
考慮到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活以及教育費用開支也會增多,除了努力工作獲得收入外,做投資理財能幫助獲得額外收入。對于二孩家庭的理財來說,基金定投應該作為必選基本款,因為基金定投具有抗通脹、長期復利、強制儲蓄等多種優勢,既能平攤成本,又能在長期堅持下享受福利。除此之外,或債券型基金、子女教育保險等理財產品也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配置。
4.謀劃職場轉身
有意愿生二孩的父母從年齡上來說,正處在職場上升黃金期。生了二孩后,工作和家務之間的矛盾關系必然凸顯。如何才能平衡好事業與家庭,務必要對自己的職場生涯規劃進行適當調整,是選擇跳槽?轉行?又或者開辟副業兼職?需要好好思量。
5.購房預期可以退一步
有了二孩以后,孩子的房間要從1個增加到2個,同時也希望有更好的教育環境,這需要家庭房產重新進行購置。對于二孩家庭來說,房屋置換的預期可以稍稍下降,一方面減輕月供負擔,一方面可將剩余資金用于投資理財。
在購房需求中,考慮的因素按重要性排下來,有:面積、戶型、學區、地段、交通、樓齡、朝向等,由于預算減少,可以考慮砍掉一些不必要的需求,比如可以選擇遠離市區,但是學區和戶型都不錯的大房子;或者市區里樓齡老戶型較差的房子,只要學位和交通合適即可。
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難,居高不下的養育成本讓我們不得不審慎考量。作為父母,無論是否要二孩,都要未雨綢繆,不做“孩奴”,從先做好家庭理財計劃開始!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