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養成了“事故”,該怎么補救?
http://www.wandqa.cn2019年07月11日 15:30教育裝備網
在沒兒子之前,我的生活是故事,有了他以后,就變成了事故。
好不容易捱過了天天把屎把尿的1歲、把面粉往墻上糊的3歲、燒焦自己眉毛還想薅我頭發的6歲,我終于迎來了8年抗戰——他把作業給撕了。
生無可戀之際,朋友圈表達如下:
“這個孩子我不想要了,誰要誰拿走,包郵。”
偏偏家長群里還要給我雪上加霜,一個6歲典型學霸的學習計劃再次觸動了我。
“英語,詞匯量4000左右,可與外教正常語速交流,能寫300字左右英語作文;數學,心算1萬以內加減法、心算兩位數與一位數乘除法,學過數獨,知道小數、分數、負數并進行加減;語文,會背千字文,50首左右唐詩,學完拼音,認識1000多漢字……”
我把孩子叫過來,想著是親生的,盡量心平氣和地問他:
“你看看人家小孩怎么就這么聰明,能學這么多東西呢?以后我們能別把作業給撕了嗎?”
“我又不是學不會,我就是不想學!”他態度倒是橫得很。
仔細想想我家娃,天資不算聰穎,但也不笨,數學那么枯燥的知識就學的很開心,每次成績都是班級的前幾名,唯獨英語是個過不去的坎,想過很多原因,可能是男孩子理性思維比較強?沒有英語環境?跟公校班主任也聊過,是不是上課形式的問題?在這次言語鋒利的溝通中,我發現了一些線索;
我就問他:“那你倒是說說,你為什么不想學?”
“就是不想學,不喜歡上英語課。”
我氣得揚起了巴掌,他一下子溜老遠。不能打不能打,越打越笨。
我把巴掌變成了招手,讓他過來點。
“過來,媽媽不打你。那你告訴我怎么樣才能上英語課?”
“換個老師……”他小聲地說。
我有點驚訝,也有點懊惱?赡軆鹤邮钦娴牟幌矚g英語老師。
01
又一晚,我反反復復地回放對兒子的教育過程。
孩子上小學之后,我考慮過全職在家帶孩子,但最后想想還是沒必要,一是經濟負擔全壓孩子他爹頭上,有點過意不去,二是我也能力有限,輔導孩子效果一般,還不如多掙點錢給他找個輔導班,讓專業的來教。
可惜千算萬算,沒算到孩子會因為不喜歡老師,課不好好上,連作業都不想寫。
我這個做家長的,看來確實對自家孩子不夠關注;旧陷o導班都是我和他爹自己定了,他從來沒有參與過決策,更談不上自己選英語老師了。
美其名曰是為了給他報的輔導班,都是為他好,其實一點都不民主。學習畢竟還是他自個兒的事,逼著讓他上不喜歡的班,還不如在家蹲著。
所以當下我就決定了,明兒個就讓他自己選,喜歡哪個英語老師就在哪里上課。孩子想學樂意學,比啥都重要啊。
02
用了幾個周末,陪兒子去試聽。不管是1對1,還是20多個人的班,還是小班,市面上有的班型,基本他都試了個遍。
第一他比較怕陌生的環境,雖然老師跟他互動,他也不積極,第二有的課程太難了他一臉懵完全排斥,恨不得立馬離開。
后來,參加了一個10人小組課的試聽,在分組對抗的環節,看到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討論,為了點禮品積分,躍躍欲試的時候,我猜我和孩子找對了。
試聽后我悄悄問他感覺怎么樣,他沒有之前那么抗拒,就果斷選擇了10人小組課的精銳精銳學匯趣。
這個課我印象比較深的原因是課桌很新穎,是字母U型的。老師在U的中間,孩子圍著老師坐。沒有講臺,孩子和老師離很近,老師一蹲下就能和孩子零距離溝通。
03
兒子上精銳學匯趣的第一天,意外地順利。
回家沒有吵著不寫作業,反而對自己的英語老師多有褒獎。
晚上我收到班級群里的消息,老師回顧了各家孩子的課堂表現,還夸贊兒子上課積極,表現好。
實在不可思議,我差點沒問老師是不是把名字記混了。
我把孩子叫到跟前,問他老師說的是不是真的。
他說對,他今天比班里的Tony和Grace都回答的多,還一臉得意。
之后的幾節課,每次結束,孩子的課堂反饋都會按時發到群里。我也順便加了英語老師的微信,另外覺得挺驚訝的事情是,老師竟然對我兒子的印象很清晰,不像之前的輔導班,上課人多,有些一般的孩子,老師不一定能記住名字。
這家精銳學匯趣教室內U型的教學方式,孩子和老師挨得那么近,天天面對面交流,沒幾次課,兒子就和老師很“親”了。
04
兒子在精銳學匯趣上課的時間還不長,英語成績倒是還看不出來有太大的進步,但看著他的學習狀態一天天變好,我覺得分數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我也決定讓兒子在精銳學匯趣繼續讀下去,只要有了自己喜歡的老師,老師說一句比我們家長說十句都管用。
在這里,我也提醒各位只盯著孩子分數的家長們,別硬逼孩子上補習班,家長們要摸透孩子學習的癥結,只有孩子愿意學,才是學好的開始。
我覺得在我這段經歷中,精銳學匯趣的課堂就非常適合我家孩子,跟老師親近了,加上同學間的學習比拼,兒子對學英語真的是肉眼可見的改變。
以上是我家兒子的一段學習故事,有幸在精銳學匯趣,把“事故”變成了“故事”。在這里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對依舊苦于育娃家長有所啟發。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