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學教育-松鼠AI榮膺AI+教育最佳產品成長獎
http://www.wandqa.cn2019年07月24日 13:57教育裝備網
近日,由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行業媒體雷鋒網舉辦的2019 第四屆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于深圳正式召開。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前瞻性的前沿科技活動,本次峰會邀請到了Citadel、微軟、英特爾、京東、科大訊飛等企業AI領域負責人。而乂學教育-松鼠AI作為國內第一家將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技術應用在K12教育領域的公司也有幸參與其中,其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受邀出席了CCF-GAIR 2019峰會。
活動當天,在學界精英與業界領袖的見證參與之下,本年度“AI最佳成長榜”的評選結果也正式公布。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良好的創新實踐能力,乂學教育-松鼠AI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AI+教育最佳產品成長獎。一同入選該榜的有華為、百度、京東、商湯科技等知名企業。
相對于往年,2019 年度AI最佳成長榜更具權威性和代表性。本次評選歷經三個月的報名、提名,15 天的專家集中評審,最終在 436 家被提名和申請榜單的 AI 創業公司中,就當下最受關注的13個AI+領域評選出52家在產品能力、技術能力、商用價值,以及未來成長潛力最具代表性的AI企業。此次乂學教育-松鼠AI能夠獲獎,也是對過去松鼠AI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做出的突出成績給予了認可。
直擊行業痛點,致力推動傳統教育行業升級
2019年是中國人工智能40年,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化的第4年,一場AI革命正在全世界向中國席卷而來。作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行業在這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無疑成為了重點發展的對象。所以近兩年來,自適應學習、教育機器人、AI老師等成為教育行業的熱詞,越多越多教育企業走在探索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路上。
作為一家一直走在推動國內AI+教育發展和創新最前沿的公司,松鼠AI在2015-2018年間,連續三年年復合增長率500%,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設了近2000家學習中心,幫助成千上萬的家庭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煩惱,為推動中國教育資源公平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本次峰會上,崔煒講述了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教育行業的重大意義,也表達了公司創立的初心。崔煒表示,AI 能力驅動的系統,可以廣泛地觀察某個學生試圖學習的內容,進而根據知識圖譜來評估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乂學教育-松鼠AI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發表演講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統一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不盡相同,對于教學風格的偏好也各有差異。一對多的大課堂老師無法準確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漏洞進而進行針對教學,學生只能依靠題海戰術來對知識體系查漏補缺,學習效率低下。”
盡管優秀的教師可以精準診斷學生的問題并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但是這卻需要幾十年的教學經驗積累。崔煒談到,我國現在面臨的困境是幅員遼闊但地區發展不平衡、學生的數量極其龐大而教師隊伍相對較少,優質教師資源更極度短缺。
可以說AI智適應可以說是解決當下中國教育問題的一方良藥。“我們希望用AI和大數據的技術手段,幫助每個孩子,給他們帶來高質量、個性化的學習。”
基于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技術,松鼠AI可以把過去千人一面的教育轉變成千人千面的教育——松鼠AI的智適應學習引擎可以從學習前的診斷、學習過程中的診斷、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個性化學習內容的推薦以及個性化學習路徑的規劃幾大方向幫助到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圖譜,匹配適合的學習路徑,及時調整學習路徑和學習內容,保證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在AI技術加持下讓學生們的學習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輔導,這一想法引起了同場其他嘉賓的深刻共鳴與感觸,在會上,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秘書長杜子德,前微軟AI首席科學家鄧力、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明、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戴金權、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科大訊飛集團副總裁李世鵬也都各自發表了自己對于AI革命的真知灼見。
為行業賦能,用人工智能帶來學習效率革命
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能夠受邀出席本次CCF-GAIR 2019峰會,一方面得益于松鼠AI在AI自適應教育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崔煒是中國AI自適應教育最早的推動者之一,也是中國最有實力的新一代科學家的中堅力量。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先進技術以及人才的重視,是乂學教育-松鼠AI能夠在AI賦能教育的這場工業革命浪潮中屹立潮頭,將教育科技領域的最新動態及落地應用場景的重要原因。據公開資料顯示,松鼠AI主導研發的成員分別來自于全球三大AI智適應教育機構Knewton、RealizeIT和ALEKS。此外,2016年,乂學教育-松鼠AI成立實驗室,與斯坦福研究中心進行聯合技術開發;2018年,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平行AI智適應教育聯合實驗室,與卡耐基梅隆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開發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認知科學和人機界面技術的新方法,以改善全球K-12學生的適應性學習體驗。
不僅如此,松鼠AI還聘請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學院院長、機器學習教父 Tom Mitchel 教授出任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2019年,CMU計算機及心理學系教授、LearnLab研究室主任、美國智適應教育科學的三巨頭之一的Ken Koedinger正式出任松鼠AI首席學習科學家。
強大的技術團隊,也為松鼠AI帶來了多項行業領先的亮眼成果:
1、超納米級的知識點拆分。比如,把初中的知識點從原本的3000個拆分至3萬個。因而,在松鼠AI系統輔助之下,學生的學習就可以按圖索驥,如同使用GPS定位一樣,很容易找尋到目標。
2、對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進行拆分。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能力的培養異常重要,乂學教育的目標就是建立可定義、可測量、可傳授的學習能力模型。利用松鼠AI系統,后進生也可以學習到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包括直覺判斷能力、三分理論法等等,從而真正掌握受益終生的學習能力。
3、全球首創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率。乂學教育在AI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所創的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念算法,可以通過識別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間接關聯性,讓智能系統用更少量的題目測試獲得更精準的判斷。
4、在全球最早提出錯因重構知識地圖概念。以往,人們對于錯誤的原因可能歸結為粗心、審題不清等大致的幾個類型;而在乂學教育看來,只有將其歸結到某個知識點的謬誤上才具有價值,做了大量的努力,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在真正找到錯因的基礎上,AI智適應教育系統才能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最終解決問題。
5、對抗模型。在未來松鼠AI智適應系統的對抗模型中,學生與老師在系統里是模擬的,像AlphaGo二代一樣,通過自我對抗來超越、迭代。
6.MIBA多模態綜合行為分析AI系統:通過檢測學生們登錄的時間、學習的時間、速度和結果,以及通過監測的模式抓取孩子的實時數據,如眼球動態、腦電波等綜合數值,來判斷學生學習的集中度和專注度,從而判斷出下個環節的學習內容。
這些驚艷的研究產品也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2017年至今,松鼠AI舉辦了四次“人機大戰”,而在每次和高級教師PK的公開人機大戰中,AI教學效果均超過優秀老師。例如在2017年10月舉辦的第一場人機大戰中,機器人教學比真人教學平均高出9分;其后2018年4月在成都人機大戰中,松鼠AI戰勝了中考命題組成員。
千百年來,人類始終難以在規模化和個性化之間取得平衡:傳統意義上的教育一般是“一對多”,難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教育,而“一對一”卻又存在價格高昂,名師資源稀缺等問題。
而如今,乂學教育-松鼠AI從孩子學習上的痛點入手,創新性地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了教育領域,終于解決了這個難題。“讓每個孩子身邊都有一位超級AI老師”是創始人栗浩洋投身教育領域創業的初心,也是整個團隊堅信的AI改革傳統教育的終極方案。給中國孩子們帶來全新學習模式,讓教育變得科技,讓學習變得更高效,乂學教育-松鼠AI獲得此次殊榮可謂實至名歸。
責任編輯:吳美艷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