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谷朗讀亭獻禮中國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
http://www.wandqa.cn2019年09月11日 15:47教育裝備網
適逢中國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國圖和優谷朗讀亭共同開展《跟于文華一起讀詩經》、《我的國圖故事》兩場重要的活動,通過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賦予文字力量和溫度,通過頌其文、領其義、悟其理,希望豐富國圖讀者的精神底蘊。
9月8日下午,隨著觀眾的陸續進場,位于國家圖書館北區四層的視聽服務空間活動區一席難求。工作人員緊急加座,力求讓熱情的觀眾們體驗良好。
素有“用嗓子繡花”美譽的歌者、國家一級演員于文華老師,中華孔子學會儒家樂教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琴會副會長、北京古琴學術委員會會長楊青老師,還有廣州優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優谷朗讀亭的創始人呂全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詩經》與音樂的邂逅。
《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其部分內容收錄于國家圖書館的館藏古籍珍品《四庫全書》當中。
國家圖書館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同時也是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對國學文化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多年來,國家圖書館一直在對《詩經》進行保存、研究與傳承。
而于文華老師和楊青老師通過古琴配吟誦的展現方式,展現《詩經》的靈動風貌,這讓人們以全新的角度認識《詩經》。
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優谷朗讀亭則讓大家可以更近距離接觸到《詩經》,切身感受到《詩經》之美。
它們都在以獨特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詩經,關注到國學,也對國學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活動當天,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主任王志庚和廣州優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全,共同為國圖定制版的優谷朗讀亭進行了剪彩儀式,讓讀者和觀眾不僅可以在圖書館看書,還能在圖書館里朗讀珍貴的國學典籍,通過朗讀亭將瑯瑯書聲分享給更多的人。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提出,要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優谷朗讀亭創始人呂全在發言時也提到:朗讀之所以能千百年流轉,是因為語言的魅力更能襯托文字的力量,而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優谷朗讀亭重點打造的內容,在朗讀的過程中,讀者可以浸潤先哲思想、體悟筆者情思。
據了解,優谷朗讀亭為國家圖書館專門打造了精品國學素材庫,內容覆蓋了詩經、楚辭、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國學經典,也是目前國內覆蓋經典國學內容最齊全的朗讀素材庫。
鮮艷的國圖藍,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感覺。對國學經典的傳承,更賦予了朗讀亭崇高的使命。
這次在于文華老師和楊青老師的支持下,讓志同道合的詩經愛好者能夠齊聚一堂,接觸到詩經唱誦的精華,對詩經產生深入興趣,實乃樂事。
活動現場,楊青老師率先分享了《四庫全書》的挖掘過程,并以《蘭亭序》為例,邀請于老師在現場清唱一段并對其作講解,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于老師表示,《詩經》是她從2013年就開始創作的音樂作品,通過中國傳統的唱法,表現中國古典韻味,回歸最原始的狀態去創作,讓靈感在對詩經的體悟中油然而生。展現了她從歌者到藝術家的收獲和蛻變。
而楊老師認為,音樂是對情感的觸動,《詩經》是禮樂結合的很好體現。
兩位老師還在現場合作《擊鼓》,楊老師精彩的古琴演奏,流暢的滾拂,配上于老師絕美的聲線,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古典仙境”之中。演唱過程中,于老師一度被詩經的情感感染至淚落。
《詩經》的種種難忘回憶,也是專屬于兩位老師自己的國圖故事。
活動的尾聲,楊青老師的學生們上臺助興,琴歌合鳴,現場觀眾也紛紛上臺試唱,大小朋友們積極舉手,掀起了現場的陣陣高潮。
本次活動在大家的熱情專注中告一段落。
正值中國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國圖不僅邀請業內學者展開關于圖書館未來發展的論壇研討,還展開了一系列活動,包括《我的國圖故事》朗讀特別活動,現進行得如火如荼。
參與方式很簡單,大家進入優谷朗讀亭,可以通過專業的麥克風和頭戴式耳機進行自由朗讀,結束后作品可以試聽、保存或者分享,還可以在微 信上直接搜索優谷朗讀小程序,在線參與,大家可以分享自己與國家圖書館之間親歷的故事,記錄國圖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活動,還有關于人物的記憶。
始創于2012年的優谷朗讀亭,作為朗讀亭品類的開創者,是國內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朗讀亭,它們至今已服務全球超過3600萬的朗讀愛好者。
深耕語言藝術領域,專注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幫助人們自信朗讀,優秀表達,是優谷朗讀亭一直以來的使命。
如今,國家圖書館少兒分館、視聽服務空間共安設了多臺優谷朗讀亭供朗讀愛好者們使用。
我們期待在朗讀亭里聽到你的國學作品,你的國圖故事。讓我們共同慶祝中國國家圖書館成立110周年!
責任編輯:吳美艷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