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面試遇冷?上海瑞思幫你解答
http://www.wandqa.cn2019年11月29日 13:44教育裝備網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上好的幼兒園,然后上好的小學、中學,之后進入國內或國外知名的高中和大學,可以說,能力提升、成長規劃甚至職業規劃等話題,任何時候談論都不算早。創新教育專家陳燚老師,曾多年在“四大會計事務所”擔任招聘官,他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我面試了五個學生,分別來自美國、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其中,中國男孩的簡歷吸引了我的眼球, 211、985名校讀大一大二、香港讀大三/大四,美國常青藤的金融工程研究生,照片也是一表人才。 但是,我必須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天面試結束之后,要推薦進一步的合伙人面試,我唯一說No的就是他。為什么會拒絕他?很簡單,國際專業服務機構最看重的兩個方面是思維與表達。第一,他的邏輯思維,缺少清晰的框架和結構,第二,他的英語聽說能力,缺少簡潔與準確。我問他,某個案例中,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么,他的第一反應竟是重新去翻看案例,然后支支吾吾開始回答。盡管這并不代表中國學生都是這樣子的。我經常問自己,為什么那個中國孩子,簡歷和教育背景都那么好,可在職場上,表現卻是這樣的? 我認為,關鍵原因在于,這個孩子只具備專業技能,一般性思維方式卻很不出彩,在“學習力”與“職業力”上的素養與認識都不夠。
什么是在“學習力”與“職業力”上的素養與認識呢?
谷歌的人力資源總監說:“谷歌有五個全公司適用的招聘屬性,無論什么職位,我們首先關心的是一般性的認知能力,指的不是智商,而是包括領導力、謙遜、協作能力、快速反應適應能力以及學習和再學習的意愿和能力。無論你在哪里工作,這些都適用。”
很多世界名企都認為,對于一個完整的職業能力框架,這些一般性的認知能力往往比那些某個領域專屬的專業技能更加重要。達沃斯經濟論壇評估出2020年人類最重要的10項技能,分別是:復雜問題處理能力;批判思考;創造力;人員管理;協調;情商;思維與決策;服務導向;談判;認知靈活度。沒有一項是我們所謂的“專業能力”。
如何從小培養?作為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思維能力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兒童時期,應該更注重對一般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因為兒童時期是人生思維方式發展的重要階段。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其中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認知能力,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沖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的發展頂峰早得令人發指,居然是在10個月到4-5歲之間!
正如瑞思英語一直以來采取“素質教育、文化育人”的培養方針,關于綜合素養的培養,品牌主張:用英語,煉思維,筑能力。在這里,瑞思提出了五項綜合能力:英語語言能力、學科知識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性格能力、未來領導力。五大能力強調以英語語言為基礎學習和交流的工具,在純英語打造的不同學科場景中學習語文、數學、科學,掌握學科知識,并通過思維工具、技巧、方法培養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解決各學科領域的問題。其中,瑞思在新的理念中融入了七大性格能力,未來將致力于重點塑造孩子的綜合素養。例如,勇于擔當、探索和樂善好學的品格,跨文化理解和認同感,以及自我管理的健全人格。最終,筑就適應國際化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能力,助力國際化人才素養全面養成。
在瑞思英語,培養思維能力的第一步是“語言”, 即讓學生在高度情境化的環境下自然理解語言。第二步為“知識”,即在學習內容上將英語變成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流暢地使用英文、摒棄先從英文到中文再轉換成英文的過程。第三步為“思維”,即在學習過程中建立思考問題的模式,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讓孩子們學寫小型項目報告,鼓勵孩子表達獨特觀點,鍛煉孩子創新思維。第四步為“能力”,即注重培養孩子包括項目管理能力、演講演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內的未來領導力。
從“英語語言”到“學科知識”,到“學科思維”,再到“未來領導力”, 瑞思金字塔式逐步滲透的教育培養目標,加上系統性的完整課程體系、創新的學習型教師隊伍、不斷擴大的國際教育資源、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方式,從塔座到塔尖逐步扎實地實現對孩子的培養目標,讓孩子一步步成長為有思想有能力有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責任編輯:吳美艷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