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滲透
http://www.wandqa.cn2020年04月14日 10:03教育裝備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滲透,對于確保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加強勞動教育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圍繞勞動、勞動者、勞動模范、勞動精神、勞模精神等進行深刻闡述。這些重要論述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思想,又創造性地勾勒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路徑。“實干興邦”的勞動實踐觀、“崇尚勞動”的勞動價值觀、“熱愛勞動”的勞動教育觀等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尊重勞動、倡導勞動、保護勞動,是社會主義先進性、優越性的顯著標志和前提條件。
其次,加強勞動教育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發展方向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決定了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包括正確的事業觀、審美觀、勞動觀。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中,勞動教育具有更基礎、更基本、更“原初”的意義和價值,勞動可以樹德、勞動可以增智、勞動可以強體、勞動可以育美。
再其次,加強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而立德樹人的關鍵在于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勞動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針對性、實效性。堅持在課堂教學、專題教學、實(驗)踐教學等若干教育環節、形式上嵌入勞動元素,對于幫助樹立辛勤勞動觀念、磨煉勞動意志、養成勞動協作、感受勞動精神、提升勞動自覺,從而體味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魅力具有重要意義。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要求。加強勞動教育關鍵在于把握規律、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科學謀劃、優化協調、精準高效、扎實推進。
第一,推進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在“三全”中實現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協調、相銜接、相一致,特別是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個主渠道、主陣地,讓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進課堂、進頭腦、進心靈,通過鑄魂育人;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講勞模、勞模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學理層面深度研究和闡釋新時代勞模精神,聘請全國著名勞動模范進課堂講勞動、勞動模范、勞模精神,讓受教育者對勞動、勞模、勞模精神產生敬意。
第二,推進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嚴格地講,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在過程和目標上都具有內在統一性。在專業課程中自覺強化勞動導向,自覺融入勞動要素,構建具有本專業特色的勞動教育價值體系。同時,注意加強專業教育中勞動知識的傳授和勞動技能訓練,培養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第三,推進勞動教育與實習教育相結合。在學校教育中,注意統籌校內和校外、課堂和實踐兩種教學方式、教學環節,引導受教育者在實習、實訓、考察、調研中,走進生產勞動一線、企業、社區、鄉村,同廣大普通勞動者交往、交流、交心,加深與普通勞動者的感情,拓展勞動知識,提升勞動技能,養成勞動自覺,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從而為走入社會做好職業思想準備。
第四,推進勞動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既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對勞動的新要求,也是勞動教育、勞動精神培養需要追求的重要目標。創業創新教育具有創新性、創造性、探索性,必須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完善雙創教育體系,拓展雙創教育空間,為大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參與雙創的機會、平臺。
第五,推進勞動教育與志愿服務相結合。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中融入勞動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勞動習慣,感受勞動樂趣,享受勞動收獲,這是勞動教育的最高境界。通過工學結合、勤工助學、勞動體驗等途徑,積極引導受教育者志愿參與社會服務,培養勞動情懷、勞動意識和奉獻精神。
總之,我們要通過文件學習,進一步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不勞而獲、貪圖享樂、崇尚暴富的錯誤觀念,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