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開展“云上學安全”活動 培養中小學生應急能力
http://www.wandqa.cn2020年05月12日 15:05教育裝備網
5月12日是全國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北京市以“大手牽小手、共筑安全夢”為主題,采取“互聯網+安全+教育”的模式,首次開展“云上學安全”暨2020年“北京市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日”活動,宣傳防災、減災、救災及安全應急知識,提升首都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
活動分為綜合調度和公共安全體驗館在線直播兩個互動區,開展“線上線下”直播活動。綜合調度互動區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大廳,應急管理部、北京市相關領導及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在線實時觀看了公共安全體驗館現場直播活動。
公共安全體驗館在線直播互動區設在順義區李橋鎮北京公共安全體驗館,分為作品展示、體驗互動、抗疫宣講三個板塊,主持人攜學生家庭代表全程參與,援鄂醫生代表、防疫知識專家、地震逃生專家、空乘安全專家、汽車涉水方面專家、氣象專家、消防專家、急救專家等互動講解,將安全知識帶上云平臺,全程網絡直播互動。市、區兩級教委提前發布通知,全市中小學生和家長積極觀看直播節目。同時,錄播視頻將作為北京市中小學生教育資源平臺網絡安全課教育內容,供全市中小學生回看學習。
在作品展示區,來自全市小學生“應急減災小達人”繪畫征集比賽、剪紙征集比賽、書法征集比賽和《安安特攻隊》應急科普圖書插畫征集比賽中的優秀作品正在展示。小作者在視頻互動連線中闡述創作意圖,爸媽表述對孩子作品的評價及期許,在愉快的溝通中學習防災、減災、救災及應急知識。
飛機迫降氧氣面罩脫落后,帶兒童的旅客是先給自己戴面罩還是先給孩子戴?車輛如何在水中開門或者破窗?家庭應急包里的物品都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確使用?突發火情記住“張關理待”四字訣……在體驗互動區,學生家庭代表正在體驗地震逃生、飛機迫降撤離、車輛涉水逃生和暴風雨避險、家庭應急包使用、出血包扎、火災逃生、防疫知識等內容,通過“應急文化+安全教育+切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及家長對活動的持續記憶更加長久,形成對安全事物的深刻認知,幫助其學會正視災害事故,掌握災害環境或突發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技能。
在抗疫宣講區,北京朝陽醫院援鄂醫療隊的隊長、急診室唐子人醫生正在為同學們講述抗疫故事——《我在馳援武漢的65天》。戰疫英雄現場為大家講述新型冠狀病毒危害性以及援鄂醫護人員戰疫的英雄事跡,弘揚抗疫精神,播撒愛國種子,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本次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是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開展的一次特殊場景下的線上直播學習互動活動,旨在通過全新的線上教育模式,用全社會應急安全體系化建設共育的“大手”牽起學生從小增強防災減災防線意識的“小手”,加強全社會防災減災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