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加強高校勞動教育的內在邏輯
http://www.wandqa.cn2020年05月15日 10:11教育裝備網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準確把握加強高校勞動教育的內在邏輯,對推進勞動教育有效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協同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是高校勞動教育的理論基礎。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終極目標。針對青少年的教育就是生產勞動與智育和體育相結合,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勞動教育不是一成不變,其發展過程與國家社會建設同向而行。近年來,黨和國家對于勞動、勞動者、勞動教育的系列決策和重要論斷對勞動教育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充分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此次《意見》把勞動教育納入黨的教育方針,將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為全社會、學校各階段加強勞動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撐。
當代技術持續不斷的迭代式發展和革命性變化,為高校勞動教育帶來了新機遇、新挑戰。知識型、技能型勞動將成為社會勞動的主要形式,高校勞動教育須為創造性勞動夯實基礎,為智能經濟社會提供有效支撐。明晰高校勞動教育課程目標,要發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高校勞動教育不是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簡單重復,不能雷同發展,既不能“無勞動、無教育”,更不能“有勞動、無教育”,需要突出更高層面價值導向和更為深刻的實踐性,其課程目標應與大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相統一,與大學生知識結構相適應,與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明確勞動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定位和作用,既不能使勞動教育徘徊在高校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邊緣,更不能讓勞動教育成為擺設和裝飾品,被排斥在教育中心之外。高校勞動教育場域與中小學階段有很大不同,大學生獨特的心理場、生理場和大學物理場、文化場等多種因素影響著勞動教育的環境。
沒有手段價值的現實化和層層推進,目的價值就會成為空中樓閣。高?梢灾付▽iT部門對高校勞動教育進行統一、規范的管理,從課程到師資,從場地到設備,從工具到管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資源供給和實踐保障。統籌規劃大學勞動課程的課時,設計組合好必修課程、融合課程、項目課程這三種課程形態;明確大學勞動教育的向度,包括勞動的強度、難度、長度、廣度;有序推進大學勞動教育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制度化,科學設計課程內容,規范組織課程實施,避免教學過程的無序和散亂;建立適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實習實踐平臺;加強師資培養,打造結構合理、覆蓋全面的專兼職隊伍;強化安全保障,防控大學勞動實踐中的活動風險。
高校應重視培育以集中課程教育為主的顯性課程,顯性課程重體驗重內生,也重視分散性形式的隱性課程,隱性課程重融合重特色。鼓勵大學生在真實情境、真實問題中知行合一,通過動手操作、內化吸收、實踐創新等方式促進知識內化、遷移,鑄就勞動品質,提升勞動素養。同時,重視培養大學生面對重大疫情、危害等危機時的公共服務意識,從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維度引導學生在個人命運與社會需求上的統一,提倡奉獻精神,弘揚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托起中國夢的主旋律。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