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學生發展支持系統工作紀實
http://www.wandqa.cn2020年05月18日 09:55教育裝備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教育工作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既是黨對教育工作者的具體要求,也是學校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客觀地存在著相互適應。有研究表明,當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風格相匹配時,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升。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對象,這樣的理想狀態,必須建立在對每個學生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綜合素質的科學判斷之上。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基于認知科學的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實踐,對“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給出了實驗小學人自己的答案。
“基于認知科學的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學習支持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一直以來作為學校品牌不斷發展、成長。建校之初,為了更好地科學、有效解決學困生的提升問題,在陜西師范大學特殊兒童認知行為中心的指導下“中心”順勢而生。2013—2016年間,“中心”主要聚焦完善工作流程,研發、優化評估工具和對年級后5%的學生進行個別教育輔導等工作。
從2016年開始,在已有工作基礎上,“中心”開始逐漸轉為科學理論指導下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進行功能轉型,一方面加大模塊式資源開發和完善,如評估資源、認知干預材料資源、學業行為系統課程資源和基于心理學基礎的語音、語素、分級指導性閱讀等學科資源。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培訓、課程、評估等模塊式資源。另一方面,通過雙系統三級干預的工作模式,“中心”開始由關注年級后5%的學生轉為對全校學生的關注,全方位解決小學階段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更加注重“中心”對教師專業成長、家庭教育環境改善的積極促進作用,現在“中心”已經發展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內循環支持系統,并開始進行模式輸出與推廣。
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實施過程
基于認知發展科學的學習支持中心的建立
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在陜西師范大學特殊兒童認知行為中心趙微教授團隊的指導下,建校之初就創立了西北首家專門服務于基礎教育中各種學習問題和成長問題的專業指導機構——學習支持中心,致力于為每一個有需要的學生建立發展的支持系統,發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快樂的學校生活。該中心既是幫助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專門機構和支持系統,也是實現區域教育公平和高質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催化遵循學生發展規律,進行教學革新的動力系統和探索學生學習科學規律的實驗研究基地。真正地讓每一個學生在發展的道路上都不掉隊。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高質量的教育。
(一)發展目標——讓每個學生成功學習,快樂享受學校生活
以“讓每個學生成功學習,快樂享受學校生活”為工作目標,通過科學的評估、咨詢、指導、干預等服務于在學業和成長中暫時遇到困難、需要個性化教育的學生,通過學習支持中心的教育干預,不斷發展其潛力,提高其學習能力,促進學習成績提升,最終擺脫學習上的困難和成長中的挫折,成為成功的學習者。“中心”為學生提供平等、有切實意義并有效的學習環境,無論他們原來的背景、能力和水平如何,在這里他們都能獲得學習的成功。
(二)工作模式:三級預防、雙系統干預
借鑒新的腦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小學教育實際,在充分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學校提出了在全校范圍內實施“三級預防、雙系統干預”的解決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問題及成長問題的教育干預模式。三級預防的第一級,是在普通課堂通過鉆研教育內容,提高普通課堂的教師教育能力,進行核心教學干預,保證80%的學生都能成功學習。第二級是針對無法通過集體教學實現成功學習的約20%的學生,開展分層或小組干預教育,糾正其學業和行為誤差,達到改善其學習和提高基礎學習能力的目的。第三級是針對通過分層和小組教學,仍然不能適應的學生,約占5%,采取“一對一”的個別干預教育,通過全校范圍、全方位分層級解決學生在小學階段面臨的各種學習問題和行為問題。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學業困難往往與行為問題交織在一起,因此,在教育干預時,必須對其“認知、學業”和“心理、行為”兩個系統同時干預。一方面改善其基本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業成績;另一方面,糾正行為偏差,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發展良好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健康快樂成長。
(三)工作程序:早期發現、系統評估、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學習支持中心的工作程序分為4個部分:發現—評估—報告—干預。通過學業評價、家長、教師提名推薦,對學生進行系統評估。系統評估包括課堂觀察、作業分析、學業評估、認知能力評估、情緒行為問題評估、教育環境評估等,形成評估報告,再根據評估的結果,把學生分為輕、中、重3類,針對不同的級別采取課堂干預、咨詢小組干預、個別干預3級措施,并分別制定教育干預目標、個別教學計劃(包含教育干預決策和方法)。
(四)打好學生發展的“組合拳”:多管齊下,立體干預
在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創建中,一方面嚴格基于認知科學,做好理論支撐,另一方面從學生認知能力提升訓練到學業干預,從情緒行為改良到整體教育環境的改善,學校在認清每一個學生存在的真實問題后,與教師、家庭共同為學生量身定制適合其個性成長、發展的支持系統,并積極為教師和家長提供教育咨詢,形成教育合力,營造良好的學生成長的家庭與學校環境。
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創建成效
每一個生命都感受到成長幸福
在“中心”發展6年的時間內,400多次家長咨詢,近千個測評數據,近萬次的個別教育輔導記錄,成功改善了500余名學生的學業成績,他們學習基礎學力得到提高,學業成績明顯進步,發展了積極、陽光、自信等正向情緒。同時也改變了整個學校教育的生態環境,教師研討教育的積極性及專業能力明顯提升。“不拋棄、不放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高質量的教育”的觀念,深深扎根于每位教師的心中。一個都不能少,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展、家長的放心,學校內每個生命個體都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成長與幸福!
基于認知科學的學生發展支持系統的創建和運行,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的生動體現,這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積極探索,豐富并完善這一理念,做到人盡其才,為學生終身發展夯實基礎,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校長 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