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應對疫情“心理大考”
http://www.wandqa.cn2020年05月18日 10:06教育裝備網
“疫情最嚴重期間,親眼看見別人因親人離去的悲痛,每當大家談到疫情,總會想到看見的一幕,心情就變得很沉重。”“復工后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知如何才能做好防范,總擔心不安全,很焦慮,看見有人把口罩摘了打噴嚏都十分驚恐。”“我們幼兒園孩子多家長多,十分擔心開學后的家長情況,如何防范家長的健康問題。”……
擔心、焦慮、驚恐……復學臨近,武漢幼兒園教師的這些心聲,被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捕捉到并掛懷于心。為幫助這些教師做好復工準備,中心日前舉辦了“武漢市幼兒園教師疫情后心理調適”論壇,組織東北師大心理咨詢專家團和全國優秀園長,與武漢市江漢區的園長和教師展開了一場生動的對話。
怎樣緩解擔心焦慮情緒?理性判斷改變態度
武漢幼兒園教師身處疫區中心,有的目睹了親人朋友離去,有的感染過新冠病毒,有的莫名其妙產生了抗體,這種種經歷對他們的身心產生了巨大影響。怕出門被傳染、怕同事排斥……他們心中有很多個“怕”,以致難以做好投入正常工作的心理準備。這種負面情緒該如何緩解?
“這個時期,很多人都有各種擔心,其實這些焦慮恐懼都是正常現象,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東北師大心理學院副院長王海英說,應對這種情況,要“既來之,則安之,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有的人怕被傳染,不敢出門,此時不妨“為所當為”,因為只有真正做了以后才會發現問題、體驗成功,擔心才會減退。她希望老師們適度關注而不是過度關注疫情信息,減少負面信息對自己的影響,并采取適合自己的心理調適方法。比如,聽輕松的音樂,看喜劇電影,找朋友溝通傾訴。
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主任繳潤凱說,心理學有個“認識失調理論”,說的是人們在很多情況下會出現行為和態度不一致,就會煩惱痛苦。要消除這種煩惱,就要調適,其中改變態度很重要。對于怎么改變態度,他建議,一方面可以采用“宣泄法”,傾訴出來、寫下來、通過身體動作釋放出來;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消除法”,捋一捋當前病毒的感染率、死亡率、日常防護措施等情況,理性分析判斷、清醒認識現狀。掌握這些信息和知識,有助于改變心態。“境隨心轉,有容乃大。人的自我暗示很重要,積極良好的心態對免疫系統是有影響的,要相信人體有強大的修復和自愈能力”。
居家工作如何充實高效?讓教師的發展看得見
目前,武漢的幼兒園還沒開學,教師還將居家工作一段時間,那么居家工作如何過得充實高效?
江漢區教育局學前教育教研員駱萍說,這段時間,江漢區的幼兒園教師,在教育局的鼓勵下,開發了最好玩的游戲資源,并通過公眾號推送給家庭,這既鍛煉了教師的能力,又豐富了幼兒的居家生活。同時,一系列教師培訓的開展,也意在把教師的注意力吸引到專業成長上來。
疫情期間,北京面臨著外防輸入的巨大壓力。北京市大興區第七幼兒園園長趙旭瑩,前不久對園里所有教師做了調查,發現他們存在情緒不穩定、居家工作專注力和效率不高、身體迅速發胖等不良現象。經分析,可能是緊張焦慮、作息不規律、自控能力差等原因所致。
同樣面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趙旭瑩分享了自己的應對方法:“我們研討出一個方案:一方面,讓教師靜下來,主要通過集體讀書分享和做研究,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書籍內容和做課題研究上來;另一方面,讓教師動起來,居家工作沒目標,教師就會有習得性無助感,我們通過工會活動,指導教師做健身,組織演唱、朗誦、創編活動,使他們從心理到身體都有規律地動起來。此外,我們還針對教師不同工作性質,創建了體驗式教研活動,做了情緒減壓。”
漸漸地,趙旭瑩發現老師們的積極性提高了,情緒好轉了。“心理學家說,適度壓力是促進工作的動力,我們鼓勵疫情期間彎道超車,有些老師就真的找到了自身發展的突破點,比如有位從思維導圖嘗到甜頭的新教師,就有一句口頭禪,叫‘萬事皆可思維導圖’。”趙旭瑩說。
如何做好復工心理準備?提振精神消減負重感
如何配合幼兒園做好開學準備,保證自己復工安全,是接下來武漢幼兒園教師面臨的“心理大考”。只有戰勝心理上的擔心、焦慮、恐懼,才能重回正常的工作軌道。
東北師大心理學院教師王萍萍建議,為復工做準備的幼兒園教師,一方面要保持支持系統的暢通,有什么事跟同事聊一聊,在互通有無中拓展工作方法手段;另一方面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確定感,比如面對家長群體,要一對一掌握家長和幼兒的信息,對真正能入園的孩子及其健康情況心中有數。當得到周圍人穩定的健康信息后,相信自己的壓力就會有所緩解。
正在籌備開學工作的浙江大學幼兒園園長何曉勤說,經歷三個多月的居家抗疫,教師身心難免受到一定影響,因此自己特意設計安排了一些提振精神的工作。一是共同創設整潔優美的環境。第一天主要就是打理枯敗的盆栽花草,種上準備好的易生長的苗木種子。開會的場地特地設置在12棵高大的香樟樹下,希望環境的暗示能讓教師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力量,賦予希望的感召。二是全園每天半小時韻律操鍛煉。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產生,使人快樂,減少痛感。三是兩次關于教師文化的團隊頭腦風暴,使散居太久的教師形成團隊凝聚力,從生活思維轉換到工作思維,燃起重新投入工作的愿望。四是基于現場教研讓教師放松緊張情緒,比如模擬幼兒來園第一天一日活動的每個細節,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共同面對困難,消減教師獨自的負重感。
四川省綿陽市花園實驗幼兒園已于4月開學,園長何云竹頗有體會地說,做實教師培訓,對穩定教師內心很有幫助。開學過程中,可聚焦一日保教活動各環節,圍繞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困惑,及時開展教研與培訓,鼓勵教師反躬自省,使他們不因疫情過度焦慮,讓科學防控成為一種常態。
“其實,困擾我們的并不是疫情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武漢市江漢區盛世紅苗幼兒園園長雷鳴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復工復學,把這當成難得的一次經歷、一次大考,調整情緒狀態,做好自我管理,正確看待壓力,理性應對回歸,心向陽光、微笑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