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SOM系統:精益治校、智慧管理
http://www.wandqa.cn2020年07月15日 11:15教育裝備網
信息化管理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早期學校建設的管理系統大多針對某一職能,比如財務、教務系統,各自為陣,形成了信息孤島。如何消除信息孤島?讓學校管理一管到底,一目了然。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造性提出,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營一座學校。
科學系統的底層規劃=城市的基礎設施
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道路交通、郵電通訊、環境衛生這些都屬于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底層架構”。其中任何一項出現故障或不完善,輕則停水、停電,給生活帶來不便,重則社會癱瘓。
信息系統的底層架構如同城市的基礎設施
城市要避免停擺,首先要夯實基礎設施。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基建是當前信息社會的新地基。同樣,信息系統要避免崩潰,好用實用,就要有牢固的底層架構。
軟件系統的底層架構一般有三層,從下到上分別是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表示層。數據訪問層負責數據庫的訪問。表示層離用戶最近,用于顯示數據和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最核心的部分是業務邏輯層,它負責業務規則的制定、業務流程的實現等與業務需求有關的系統設計,是判定一個軟件系統底層架構優劣的關鍵。
學校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造性地提出,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營一座學校,將管理學校的要求升華到管理城市的標準。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只有像運營一座城市那樣管理學校才能讓軟件系統真正用起來。”
SOM系統的底層架構包括6個方面:用戶系統、組織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檔案系統。
1)用戶系統:分為B端組織用戶和C端個人用戶。2)組織系統:是由很多不同角色的“人”按照“標準”和“流程”組合而成。人(角色)代表事物,標準代表秩序,流程代表聯系。3)積分系統:分為學生個人品牌積分和教師職業發展積分。通過積分系統,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成長的每一點進步,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學行為與積分細則進行對照,查漏補缺,矯正過失。4)任務系統:即通知公告系統,根據公告類別分為查閱類、執行類、報告類、平臺類。5)報表系統:可以理解為實時數據分析系統,能夠動態地展示、分析校園建設和學校發展的實時數據,以圖形呈現。包含的報表類型十分豐富,有學生/教職工報表、班級報表、之能報表、學校報表、行業分析報表。6)檔案系統:分為學生檔案、教職工檔案、班級檔案、學校檔案。
通俗地說,用戶系統就像公安局和市場監管局,給公民簽發身份證,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確定你進入社會的身份是個人還是組織。不同身份對應不同的規章制度、辦事流程;積分系統可以理解為支付寶信用,支付寶記錄你的消費行為,積分系統記錄你在學校的所有表現,并用量化的方式呈現;任務系統等同于新聞系統,用來發布公告通知;報表系統,用來呈現數據分析的結果,在大數據時代,這個系統十分重要;檔案系統是記錄、編輯、存儲電子檔案的地方。
這6個底層系統像城市的水、電、氣、交通等基礎設施,其上的每一個功能應用都必然會用到,也必須依賴他們才能高效運轉。對城市而言,只有基礎設施夯實了,才能蓋更多上層建筑。同樣,在軟件系統里,只有底層規劃高瞻遠矚,設計合理,上層的功能模塊才好用,容易用。從這一點上看,老師之所以不愿意用某些軟件,究其根本原因是這些軟件的底層架構不扎實、不科學導致的。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在眾多學校整校推進時,上至行政管理層,下至師生、家長都說好用。用實力證明了SOM系統底層架構的科學性、合理性。
育聯網SOM智慧系統,實現學校運營管理全貫通
優秀的學校管理系統不僅要有牢固扎實的底層基礎,還要有功能齊全的上層建筑。這正是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的優勢所在。如同城市完善了基礎設施,還要招商引資,讓城市充滿活力。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有六大功能模塊,分別是組織管理、學生管理、教職工管理、在線辦公、招生系統、教學教務管理、家校聯育、總務內勤、實習就業、終身素養。六大模塊將學校所有業務全部“管”起來,包括三大核心業務:招生、教書育人、升學就業,三大輔助業務:人事行政、總務后勤、資財管控。用戶都說,學校智慧管理用育聯網一個APP 就夠了!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包羅學校管理的一切業務,是如假包換,貨真價實的。隨便從其中拿出一個模塊來看,都比單項職能軟件更加全面、精細、好用。拿“學生管理”來舉例,包括學籍管理、監督檢查、擔任干部、學生檔案、在校事物、學習管理、素養培育、獎懲榮譽、評比維權、職業規劃、查閱報表、學校政務公開,共12個部分,涉及了學生管理方方面面各個環節。使用過該系統的某學校領導說,實在找不到任何遺漏的地方!這是SOM系統的第一個特點——全面。
第二個特點是精細。SOM系統的任意模塊,分分鐘秒殺同類職能軟件。監督檢查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師花時間最多的一項,批改作業、檢查衛生、上課表現等,都屬于監督檢查范疇。育聯網SOM系統是如何將梳理這一繁瑣管理環節呢?她將“監督檢查”分為6大模塊:檢查手段、檢查方式、檢查場景、檢查內容、檢查設置、檢查權限。每一個模塊中根據場景、手段、內容不同的分類方式,細分為許多小模塊。單檢查內容這一項,就劃分為16個方面,261個評價標準,根本找不出漏網之魚。如果有未盡內容,學校管理員只需要登錄系統后臺,像操作EXCEL一樣添加、修改。
第三個特點是好用。穩固扎實的底層架構已經為“好用”打下了基礎。全面精細的功能模塊,涵蓋了學校管理的所有功能,分類邏輯縝密,找不到漏洞,界面簡化,操作簡單,用戶一目了然,這就是好用。
育聯網SOM智慧系統,打通學校管理的“任督二脈”
早在2012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就提出:“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推動學校管理規范化與校務公開,支持學校服務與管理流程優化再造,提升管理效率與決策水平,提高辦學效益,支撐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近年,教育部出臺多個重要文件《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均明確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根據《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必須在數據上全部打通,才能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目標。其作用,就像打通人的任督二脈,瞬間全身通暢,身輕如燕。
經過教育信息化1.0時代的教訓,軟件的地位越來越凸顯,F在,學校購買硬件設備一般都要求廠商配備相關軟件,比如智能黑板、電子白板上均自帶教學軟件,以提供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早年購置的財務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逐漸淘汰,不少學校上馬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旨在整合學校教育信息系統,打破信息孤島。
但是縱觀全國,真正用起來的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沒有幾個。最直觀的評價標準是查看自家孩子所在學校的智慧校園系統。你會發現大部分功能頁面中沒有數據,沒有使用痕跡,說明該軟件形同虛設,根本沒有用起來。專家說,信息孤島是指相互之間在功能上不關聯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換,以及信息與業務流程和應用相互脫節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產生教育系統信息孤島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歷史遺留問題。比如先建設硬件,再考慮軟件,重試點輕推廣,重時髦輕常規,早期的信息系統一般是根據業務部門的標準和流程來設計,單獨的數據庫,不同的開發廠家,難免造成信息孤島。更重要的因素是近20年的教育信息化,始終沒有讓學校管理層建立全局化的信息觀念,管理理念與現代化脫節。正是因為教育系統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讓改革與創新在教育領域異常艱難,也加劇了教育信息化企業市場推進的難度,導致市面上缺少能夠打通學校信息孤島的軟件系統。即便市場覆蓋率最大的騰訊、叮叮研發了一大堆工具丟給學校,仍然無法破解信息孤島。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認為其原因是:“徹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自由交互,需要統一底層,統一共享數據庫,統一身份識別,統一接口標準。實現四個統一,不僅要梳理及再造學校業務流程,還要統一信息資源規劃,消除管理孤島,達成業務協同。在此基礎上,再采用先進IT技術,加強信息資源整合!睋Q言之,首先是管理思路的革新,再次是技術的實現。好的軟件不在于開發技術的高低,而在于管理思想的先進。育聯網最強大之處就是管理思想的領先。其創始人黃志如是管理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在管理上的造詣出類拔萃。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以波特五力模型為指導,分析教育產業價值網,重構學校管理運營價值鏈,以學校最核心最本質的業務“教書育人”為出發點,將核心價值環節與輔助價值環節的勾稽關系梳理成價值樹,以BPR和SOP作為理論指導,通過對學校管理現場的實地調研和數據建模,提煉總結學校運作的一般規律,將之內化為系統普適的流程,再通過框架式分布式的數據庫支持,實現學校的靈活配置。從業務邏輯,到產品邏輯,到代碼邏輯,都完整的以學校的組織體系為依據,通過用戶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實現數據的往復流動。簡而言之,智慧校園管理用一個育聯網APP就能做到,學校所有管理都能在這一個系統上操作完成,完全可以摒棄其它管理系統,壓根不存在信息孤島問題,所有信息流、數據流在這一個系統里自由流轉,產生巨大的管理能效。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非本站采編新聞稿件,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