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進入課堂,傳承中華文化
http://www.wandqa.cn2020年08月19日 10:48教育裝備網
在人類四大文明中,目前只有中華文明仍然真真正正地活著,并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隨著國家的強大,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心重新燃起。近幾年,很多地方舉辦過繼承傳統文化的活動,比如祭拜孔廟等。很多家長也開始重視對孩子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培養,國學、傳統樂器等培訓班。
文化自信提升是件好事,只是通過祭拜、穿漢服等形式難免讓人認為有點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傳統文化繼承的內涵,文化的傳承不應在形式而在精神。
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傳承中,其所有的博大精深全部蘊藏在歷史中,而歷史則體現在史料上,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和文物。在我們的中學歷史課堂中,常常局限于文物難以出現在課堂中,因此學生主要還是通過文字材料來學習歷史。
然而新時代對文化傳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修訂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課程教材。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在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科建設,重視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建設。
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傳統體育等進校園,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開設中華文化公開課,抓好傳統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動。
青年歷史教師正在體驗中教啟星傳統文化體驗套裝
在這種大背景下,中教啟星結合全息投影技術,推出了歷史全息教學系統。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中教啟星全息歷史教學系統是利用全息設備、立體播放器和歷史資源包三者結合的方式將全息投影技術應用于歷史教學中。系統中的資源非常豐富,從舊石器時代到清代的文物都有,甚至還有世界建筑,如印度泰姬陵,古埃及獅身人面像等。
全息歷史教學系統將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以動態、三維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教室中就能夠細致、全面地觀察文物的器形、顏色和紋理,掌握文物的基本信息。
同時,這套系統放置在歷史教室中給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有利于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還能提高歷史老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
全息歷史教學系統的推出,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乃至革新歷史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符合歷史教學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小學生們正在圍觀中教啟星歷史全息教學系統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非本站采編新聞稿件,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wandqa.cn/cp30479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