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用微信,工作用育聯網:SOM系統極簡實施流程曝光
http://www.wandqa.cn2020年09月10日 14:11教育裝備網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以下簡稱SOM系統)是一個讓學校從海量數據向智能管理升級的信息化4.0系統。這個系統以系統管理理論為依據,借鑒企業管理經驗,為精細化管理在學校的實施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包括管理模式、組織架構、工作流程的梳理,以及師生評價標準的制定等,將教育界說了多年的精益治校真正落到實處。育聯網SOM系統能夠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很多人好奇,這個系統到底如何運作?下面我們結合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在智慧教育大講堂中的分享,來親身體驗育聯網SOM系統的實施以及運作流程。
培訓先行,力求觀念統一
曾有多位教育企業家表示,教育信息化過程中,轉變校長和教育部門領導的觀念是最難的。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也深有感觸:“思想意識的轉變,管理觀念的確立,管理系統化思維模式的打造,習慣的養成,這些屬于觀念層面的認知是最難的。”
因此,育聯網的項目實施,強調培訓先行,通過管理培訓讓學校教職工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勢在必行,不僅是國家政策要求,更是能夠為教學工作減負,讓學校管理有章可循的現代化工具。
培訓內容從管理理念、管理系統到SOM系統各個功能模塊的介紹,既有專家授課,又有考核測評,最終達成對系統的全面認知和對項目的共同信心,為系統真正用起來奠定認知基礎。
全方位培訓結束后,便會成立項目組,由育聯網的專業實施顧問和學校骨干老師共同組成。項目組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都有明確分工和評估標準,以保證項目能夠高效率完成。
當所有準備工作完成以后,會正式召開項目啟動會,以進一步促成從校長到老師的觀念統一。
做好初始化,讓系統跑起來
項目啟動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系統初始化,包括組織診斷、初始數據導入、數據校驗三個環節。
首先,需要對學校的管理現狀、組織架構進行把脈。由于育聯網已經置入了各種類型的組織架構,學校只需要在實施人員幫助下,選擇對應的架構模式即可。雖然系統內置的組織架構適用于大部分學校,但是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組織特性,這就需要專業實施隊伍的介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梳理部門、職能以及職能之間的關聯,稍作修改。
完成了組織診斷,就需要導入初始數據,將學校所有人員的身份數據、崗位數據、部門數據、職能數據、時間數據、空間數據都導入系統中。看似龐大繁瑣的工作,其實按照最小單元的簡單收集原則,每一個人只要根據自己管理的對象和范圍提交相應數據即可,例如宿管老師,只要收集學生的住宿數據,社團老師只要收集社團數據。按照這種職能崗位拆分的方式,數據收集變得十分簡單。根據育聯網以往的成功經驗,學校所有初始數據導入只需要3天時間。
第三步校驗數據的耗時則稍長一些,通常需要7天左右。由于通過大數據算法自動進行數據合并之后,常常會出現格式不統一,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有誤的情況,必須將所有錯誤消除,才能保障后期運行無障礙。
為了快速而準確地校驗和訂正,實施人員充分利用查找、替代等類似excel表格中的小技巧,總結出了一系列校驗小竅門,并在與老師們的分享交流中不斷提升校驗速度和準確度。
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學校就可以將初始數據作為最基礎的原料,為各種功能的運轉提供所需要的角色、時間、空間、職能以及流程。這樣系統就可以跑起來了。
試運行階段隨心所欲
所有準備工作完成以后,老師們就可以親自上陣操練了。由于系統操作十分簡單,為了不耽誤老師們的培訓時間,又能達到熟練操作的效果,育聯網搭建了試運行環境。
在試運行環境中,所有人的真實姓名都做了模糊化處理,張曉曉被改為叫張某曉,這樣大家知道這個人既是你又不是你,所有人都是以一種真實的虛擬身份,在自己的虛擬職能部門里,體驗真實的角色。在試運行的兩周期間,任何老師都可以放心大膽,隨心所欲地操作。
以往的成功經驗證明,通過兩周的試運行,每一位老師都可以快速掌握系統功能以及使用要求。
育聯網的操作就像微信一樣簡單。社交用微信,工作用育聯網。為了提高育聯網打開的便利性,很多學校要求老師把“育聯網”APP與微信并排放在手機菜單的最底部,以養成每天及時登錄育聯網,處理工作的慣性思維和動作習慣。
正式運行,讓老師們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兩周的試運行結束后,系統會切換到正式環境。試運行期間的數據一律清空,在正式環境里,所有人按照學校的管理規章操作,按部就班地履行各自的崗位職責。
育聯網為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履職工作臺,什么時候該上課,什么時候該評價,什么時候該與學生溝通,每天的工作職責已經在系統后臺進行了設置。不管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招生主任還是總務后勤人員,所有人該做的事情,系統都會自動地按照工作執行周期推送到個人的履職工作臺。
除了本職崗位要求履行的職責,還有一些需要配合他人完成的工作,比如校長發出了一個指令需要你回復,其它部門發出一份會議通知需要你參與,另外一個部門發出一個工作聯絡單需要你協助,或者另外一個項目需要你配合,這些都會被推送到你的履職工作臺。
學校中大量機械重復的工作,只需要按照系統規定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能產生良好的工作結果。從而讓老師把時間空出來,用于輔導學生,與家長互動,或者鉆研教學,最終達到提高學校各部門工作效率,推動教書育人工作更上一個臺階的目標。
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相信:“這樣一套可復制的實施標準,加上育聯網專業顧問的能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一定能幫助學校用好這套系統,實現教育信息化的迭代升級,實現學校的精益治校,智慧管理。”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非本站采編新聞稿件,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