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數字化就業的大文章
http://www.wandqa.cn2020年12月23日 13:56教育裝備網
數字技術已將人類帶進數字智能化社會,各行各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主動選擇數字化就業。教育系統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適應并引領數字化就業新常態,進一步開發利用好大學生數字化就業這片新藍海。
數字智能化社會催生數字化就業新常態
數字經濟是數字智能化社會經濟的主導形態,在整個經濟結構中的占比將越來越高。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6.2%。當前,數字孿生技術、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基礎設施云化、中臺化、移動化,企業的組織形態、研發設計、管理方式、生產方式、銷售服務隨之而變,身處不同地方的企業管理與技術人員在虛擬空間對現實世界的無人工廠下達各種指令。有人預測,未來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更多是數據包,收到后將產品設計和參數輸入自家3D打印設備,就可以坐等產品面世。據普華永道判斷,88%的中國企業已經把數字化融入戰略,各地加快打造全聯接、全感知、全智能的數字化平臺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人才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競爭力。2020年4月,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發布的《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2020年6月北京發布《北京市加快新場景建設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行動方案》,提出通過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扶持高成長性企業,將北京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必然帶來數字化就業的快速崛起。不斷涌現的新行業、新產業、新價值、新模式、新業態,催生一批又一批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職業新崗位。2020年6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將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等作為自由職業納入就業統計。2020年7月,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的第三批新職業,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互聯網營銷師、城市管理網格員、信息安全測試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等數字化新職業赫然在列,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新工種也成為正式職業稱謂。騰訊微信發布《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2019年由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工具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2020年7月,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預測,未來5年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無人機駕駛員、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農業經理人、數字化管理師等人才缺口近千萬。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15大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方向提出19項創新支持政策,線上教育、無人經濟、新個體經濟、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將孕育海量新職業人才需求。由此可見,數字化就業必將發展成為一片浩渺無垠的新藍海。
數字化就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一片新藍海
數字化就業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增長點。高校畢業生是數字化就業的重點群體,是數字化勞動力的生力軍,直接帶動農民工群體等參與數字化就業。數字化就業形態降低了就業創業門檻,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動力,是更值得大學生開拓的一片藍海。綜合而言,數字化就業的形式包括數字化就業服務和數字化就業崗位,即“云招聘”“云崗位”和“云創業”,覆蓋了就業所有環節,已經成為了就業的“穩定器”。互聯網平臺是“云崗位”的重要依托,以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建立了新的就業形態,降低了創業門檻,惠及眾多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助推智力創業新時代。
數字化就業為發展素質教育提供了新場景。數字化新職業新工種新崗位,尤其是數字化創業,對從業者和創業者的系統設計能力、原創性設計能力、分解復雜事物的碎片化能力以及快速迭代與自主管理能力等普遍要求較高,這些能力依賴應試教育是無法培養出來的。數字化就業對從業者和創業者素質的要求與素質教育強調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目標要求高度契合。傳統就業求穩,以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為首選,其次是高薪為特征的外資企業、大型私有企業,最優秀的高校畢業生都進了政府機關,自己創業比例很低。傳統就業更多是被動選擇現有崗位,是個人發展被動適應職場需要,是與應試教育相匹配的就業形式。相比之下,數字化就業更多是新職業新崗位,是基于個人專長和興趣愛好個性化就業,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數字化就業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就業新希望,發現職業新大陸,如果他們獲得相應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無疑會改造整個社會的就業觀,吸引大批有才華、有創造力、有改變世界理想的青年在虛擬世界沖浪拼搏,從而改變現實世界的從業人員結構,讓人力資源得到更優化的配置,推動社會以更快速度進步。可以說,數字化就業是各類人才各盡其能、各盡其用的廣闊天地,能夠讓全社會真切地看到素質教育的優勢,為發展素質教育提供了新場景。
教育系統要做好數字化就業這篇大文章
出臺《大學生數字化就業指導意見》。數字化就業是數字智能化社會的新常態,加強數字化就業教育、提高大學生數字化就業能力刻不容緩。建議出臺《大學生數字化就業指導意見》,指導高校開設“數字化就業教育”必修課程,將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數字化就業能力作為全校通識教育的核心目標,讓所有學生認清數字化就業的新趨勢,看準數字化產業的發展方向,熟練掌握數字化就業創業工具的應用技能,熟悉數字化就業創業的形態、業態、生態。以“一人一策”等方式,為學生數字化就業提供全方位指導服務,積極引導畢業生找準職業定位,合理調整預期,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提高教育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搭建數字化就業綜合服務平臺。構建跨省域或重點區域(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黃河生態圈、粵港澳、珠三角、京津冀等)大學生數字化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互聯網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深度結合,打通重點區域內政府或高校間的信息共享渠道,完成線上面試、電子簽約、就業審核以及相關報到手續等程序。高校可以基于平臺建立動態跟蹤的調研和反饋機制,向就業困難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引導并支持大學生“云創業”。企業管理人員可以一鍵登陸將用人需求廣而告之,應聘簡歷可根據編程自動匹配到適合的職業機會。
完善數字化就業配套服務政策。建議教育部會同人社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稅務總局、網信辦等部門,根據數字化就業大學生的特殊處境和利益訴求,以及“云崗位”“云創業”的新特點,完善登記注冊、市場監管、稅費減免、就業認定與社會保障等配套服務政策,宣傳優秀創業團隊與個人的成功故事并給予表彰,為大學生數字化就業創業營造更加寬松自由的市場環境。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業態領域,加快推進文案編輯、網絡醫療、在線家教、流量運營、社群運營、短視頻運營、小程序運營、公眾號運營等新職業國家職業標準制定和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為新職業人才培養培訓規范化提供必要依據。
發展素質教育服務數字化就業。長期以來,推進素質教育阻力重重、成效不彰,歸根結底是素質教育與學生就業創業出口沒有建立看得見的聯系,學生及家長還是更相信高分進名校這條“陽光大道”。如今,數字化就業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無限應用新場景,素質教育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局面。建議借助數字化就業這片新藍海,著力宣傳素質教育在數字化就業新形態中的重要價值,優選推送素質教育就業創業先進典型,讓素質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導全社會在思想和行動上更加擁護并踐行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扭轉片面追求應試教育的傾向,讓素質教育直接服務于大學生數字化就業創業。
(作者:張家勇,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姜雨婷,系助理研究員、博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