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教育公平 | 同創·共享 教育均衡發展交流會圓滿收官!
http://www.wandqa.cn2021年04月29日 13:25教育裝備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時代的演變帶來了教育行業的變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新階段發展方向已成為勢在必行的命題。4月22日,“天立泰-大華 同創·共享 教育均衡發展交流會”在廈門盛大啟幕。本次交流會天立泰邀請眾多合作伙伴參加,積極順應教育信息化前進步伐,開啟助力教育均衡發展的新征程。
01
探究:教育信息化新趨勢
自2018年國家正式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至2020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可見深化信息化應用一直是教育政策的風向標。當今社會,傳統學校的信息化設備只是單純堆疊,教育資源、數據接入等各不相同,容易形成信息孤島,優質資源無法共享,造成高成本硬件投入下的資源浪費。因此,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產學研之間資源共享、智能靈活的教學環境,助力從數字校園到“智能化”校園的提升擁有重大意義。
在智慧課堂的變革中,建設信息化平臺以教學大數據為基礎,有效整合校內教學資源、個性化教育資源,實現區域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這還不夠,信息化平臺建設是一條長遠的道路。建議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繼續推動平臺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道路。
“十四五”期間,中國教育即將進入“基礎現代化”邁入“整體現代化”的新階段。當前世界格局風云變幻,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國際教育競爭日趨激烈,進一步增加了“十四五”教育規劃的復雜性、挑戰性和必要性。
02
同創: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2020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2021年教育部重點工作中也指出,要持續開展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深化“三個課堂”應用。天立泰一直秉持“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愿景。
現場,天立泰科技產品中心副總經理鄭光才分享了“三個課堂”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應用,提出天立泰“三個課堂”建設方案,助推“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常態化按需應用,以科技力量為教育賦能,推動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專遞課堂:利用云端音視頻技術實現“1+N”的大規模遠程互動教學,保障“城校帶鄉校、強校帶弱校、一校帶多校”,確保薄弱教學點開齊開足好課程。
· 名師課堂:利用云端大數據技術來靈活組建校本、跨校、跨區域的教學資源,基于互聯網+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水平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名校網絡課堂:基于物聯及視頻技術打造的大規模直播點播平臺,能夠高流暢應對“名校網絡課堂”,為廣大學生提供便捷接入、高清流暢、低延遲、高并發的名校同步課程直播、點播服務。
在“互聯網+教育”均衡背景下開啟城市優質教學資源鄉村共享的應用模式下進行嘗試,希望能夠為教育帶來更多的能量,成為參與這場變革中的一塊試金石。
浙江大華安徽教育行業技術總監李章兵,就《AloT時代校園安保業務如何賦能智慧校園建設》主題提出,隨著自身技術的拓展,逐步向數據生態領域邁進,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平安校園也成為了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大華科技可以運用領先的人臉識別、數據庫技術,綜合考慮到學校每一個體的特征,對學校綜合安防系統、后勤服務系統、教學多媒體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進行合理地統一規劃和管理,推動新一代安保系統賦能智慧校園建設的發展。
03
共享:教育信息化新成果
現場展示的AI課堂、校園安防、智慧校園、智慧教室等展示構建的基礎教學保障平臺吸引了行業目光。一套完整的、好用的、易用的基礎教學信息化工具,解決課堂場景中教學、管理、學習、環境等多個復雜分散問題,囊括了智慧環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學等多個系統,采集教學和管理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輔助科學決策、支撐精細管理、促進精準教學,實現常規教學與未來教育的深度融合。
交流會上產品的展示,讓現場眾多來賓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家紛紛到體驗區進行體驗,親身感受黑科技的魅力所在。
教育信息化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天立泰將繼續堅持以用戶為核心,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機遇,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努力推動農村教育信息化進程,用心保障每一位教師的常態化教學,讓更多的孩子在未來能擁有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公平。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wandqa.cn/cp54187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