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如何玩轉數字化教學
http://www.wandqa.cn2021年06月15日 09:23教育裝備網
數字化時代已到來。作為具有實操性強、應用性強等特點的職業教育,借助技術賦能,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既是時代要求也面臨一些挑戰。
數字化技術如何深入課堂、賦能教學?推進新技術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應用,還要突破哪些瓶頸?在近期舉行的浙江省杭州市教科研學術節上,“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教學”主題論壇嘗試為這些問題“把脈問診”。
數字化技術如何深入課堂?
“傳統的職教課堂正在被技術推動著發生深刻變化。”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彬彬表示,隨著數據成為核心要素,職業教育的教學結構、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都將發生改變。
與這一趨勢形成對比的是,我國教育領域與科學技術的深度融合還處在探索階段,應用范圍小、層次低。杭州市人民職業學校校長金衛東認為,職業院校的一些專業比較小眾,學校需求和市場技術發展缺乏交流匹配是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
“軟件技術的開發、應用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還必須深入研究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育需求,這樣才能開發出真正滿足職校教學需求的應用軟件。”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席專家、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原主任施建國說。
專家表示,職業院校應大膽為自己“做媒”,主動對接企業和市場,從自身教育教學出發,向企業數字化資源、設備研發提要求。
金衛東舉例說,杭州人民職校以課堂為基礎,主動聯系企業開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舞蹈實訓系統,解決了目前一些院校在舞蹈教學中存在的課前回課時間長、課后練習無評價的痛點難點。
“這個系統能對舞蹈的15個基礎動作做到精準定位和智能診斷。過去一堂舞蹈課45分鐘,老師需要花30分鐘檢查上節課的內容。現在學生在系統的幫助下就能打好基礎,提高了課堂效率。”金衛東說。
為滿足教學實訓需要,杭州市交通職業高級中學對智慧化教學和管理軟件全部實行了校本開發,臨平職高創建了多屏互動、機器人伴學的數控課堂……這些從職業院校需求本位出發,聯合企業力量的探索實踐為課堂數字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金衛東認為,學校只有重視技術應用,多與企業溝通,聚焦教學實際問題,雙方才能快速推進技術賦能教育教學。
如何提升教師運用技術的能力?
“我們需要懂技術的教育人和懂教育的技術人。”施建國表示,用好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關鍵是人。
在中西部地區,“人”的問題表現得更為明顯。在西部支教中,杭州市交通職業高級中學教師姚祥發現,當地學校也有一些智慧化教學設備,但因為使用率不高,有的蒙上了塵土。
在洪彬彬看來,我國多年來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和建設,主要解決的是“有無”問題,如何“用起來、用得好”的問題尚需進一步關注,而后者正是當前推進教育教學與技術進步的關鍵。
“當前,教育數字化的最大痛點依然是教師的能力不足。”施建國表示,技術對教育的價值主要取決于使用方式,“僅改變知識表征方式的技術是價值最低的,科學技術要真正在教育教學的核心環節發揮作用,這樣才能突破形式主義的‘畫皮’,但這無疑對教師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洪彬彬認為,在中高職教育教學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職教人需要革新理念,順應趨勢,把握“人工智能+教師”的教學方向,深度融合教育與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實現從傳統的經驗教學向基于數據的精準教學轉變。
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謝傳兵看來,職業院校教師的數字化、融合化轉型,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大計:“堅持走以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改革發展道路,適應在線教學的常態化,實現教師能力結構的優化,應該成為職教戰線的共識。”
如何用技術賦能職教發展?
用數字化打破時空局限,架起資源聯通共享的橋梁,被與會專家認為是促進東中西部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在研討會上,杭州和貴州臺江兩所相距1500公里的職校,利用直播和人工智能技術,上演了一場從“同屏”到“同頻”的跨越。
伴隨著陣陣音樂聲,來自杭州人民職校的舞蹈教師崔夢雅和貴州省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舞蹈教師龔佩佩同屏執教“舞姿創編練習”。三機位錄制,實時高清直播影像,不間斷數據收集和分析、智能化舞姿判定和糾正……隨著音樂起舞的,還有現場內外對未來數字課堂的憧憬想象。
“你知道爬山虎有吸盤嗎?‘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的凌霄花靠什么攀緣而上?”
隨后,來自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的教師屠偉偉和貴州臺江職校教師侯小曉同屏執教了一場以問題為驅動的“植物中的‘蜘蛛俠’”。
“一塊屏幕,融合的不僅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更體現了‘私人定制’式的未來學習理念。”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研究室副主任黃云評價道。
“這些‘概念課’探索了一種未來課堂的方向和可能。”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科研理事會理事長姚翔表示,“借助‘數字+教學’的方式,不僅讓原本呈現區域分隔的教育資源克服了空間限制,實現了互通共享,還用實時豐富的交互技術將兩地可見的差異呈現在所有參與者面前,讓幫扶更精準有效,促進兩地教育發展實現均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