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進中考 素養比技術更重要
http://www.wandqa.cn2021年07月09日 10:24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統計,目前湖南、江蘇、云南、河南等省已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范圍,四川、寧夏等省區相繼發布消息,將開展美育中考或擴大試點范圍。有部分學生、家長擔心,包括音樂、美術在內的美育,對天賦的要求頗高,可能會導致一種因為先天差異而產生的不公平。
近日,《光明日報》刊發報道,采訪了相關專家、基層教研員、部分省區教育廳負責人,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專家表示:對于審美體驗與應用的能力、藝術專項特長等相對主觀的評價,應當基于美育中考的性質和目標,確立合理評價標準。“唱歌考試不能只看學生聲音好不好聽,首先看學生敢不敢唱,歌唱時自信不自信。”
客觀來講,美育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人文素養的一部分,對美術、音樂等藝術知識有基本的了解,也符合現代理念下的教育期待。
此前,盡管大部分學校都開設有美育課程,但因為沒有納入評價指揮棒,從學校到學生都對其缺乏足夠的重視。美育課和體育課的處境也類似,經常“老師不舒服”,被其他主課占用。將美育納入中考,也就和升學掛鉤了,學生、家長、學校不重視也得重視了。
美育進中考,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在于評價。知識類課程當然也會受天賦影響,但更多地取決于后天努力。而美育則不同,聲線、形體甚至是彈鋼琴要求的手指長度,很多幾乎是難以通過后天努力改變的先天差異。美育如果過于著重于技術性評價,可能會造成一種因為天賦所致的不公平。
而后天條件差異,更可能加劇這種不公。家庭的經濟狀況有差異,眾所周知的是,藝術教育從來都是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美育評價對藝術能力提出過高要求,可以想見,個體因素難以主導的成績差距會進一步放大。而用更宏觀一點的視野看,城鄉之間的藝術資源差距同樣不小,地區間也可能因此產生教育公平的失衡。
因此,對于美育評價來說,素養比技術更重要。美育應當集中在藝術素養的培育,即可以通過普惠的、成本可控的教育投入實現。在美育的評價里,更著重于培養學生對藝術常識的了解、藝術欣賞的意識,避免過于拔高美育的技術要求,避免形成因為先天條件和家庭經濟狀況而產生難以逾越的屏障。
從目前已經試點的情況看,各地也確實更著重素養考察,有的設定了分值上限,探索美育在教育評價里的合理位置。以江蘇為例,淮安將音樂美術各以滿分5分計入中考總分,據教育局負責人介紹,考試難度不大,考核內容主要是音樂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音樂、美術的總分10分中,學生的平均分在9分左右;南京則根據分值區間設計了從A等到D等幾個等級,過程性評價(每學期考核平均分)占到60%,避免一考定成績。
考察美育的效果,本身是很有難度的。畢竟藝術評價往往是主觀的、感性的,而課程評價卻是理性的、數字化的,二者如何銜接,仍需要下很多細致功夫。比如,美育減少了藝術能力的要求,但如果又回到書本背誦、知識記憶的應試套路,公平是公平了,恐怕也有悖于美育教育的初衷。
美育教育其實是給教育改革提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如何妥善設計課程,平衡教育資源,公平合理考察,這依然值得各地深入思考并不斷探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