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靈魂來一次短暫的出走
http://www.wandqa.cn2021年08月06日 09:36教育裝備網(wǎng)
槐花將盡,格桑初開,在這花和花交接的間隙,暑假,必須來一場短暫的靈魂出走。
要讀幾本書。
讀幾本?讀什么書?還不得而知。讀書是一種緣分,我相信人和書之間有某種契合:什么時候,讀哪些書,都源于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某種約定。
有些書,讀兩頁,便不想再繼續(xù)下去;有些書,一上眼,從第一句話開始便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到底,還不滿足,還要回過頭去,再讀;還有一些書,在案頭放了許久,偶爾翻開,一句兩句地看,看著看著,竟循作者的心境慢慢深入了進去,以至于廢寢忘食,不能自拔……
這樣的差別其實和書的內(nèi)容無關(guān),只跟讀書者的心境相關(guān)。比如:癡誠的人沉迷于故事;隨和的人寄情于山水;冷靜的人往返于哲學(xué)的迷宮,樂此不疲;傷感的人置身于詩歌的天地,彷徨迷離。
而這一切,其實是作者早就預(yù)設(shè)好的,等那個和作者有同樣心境的人投身進來,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打開那些封存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情緒。
——你來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就此開啟。
但是,不管什么樣的書,只要你愿意讀下去,它肯定會幫助你的靈魂在精神的境界里,走得更遠一點兒,更高一點兒。
因為讀書是一種向內(nèi)的行走——書會帶給你與喧囂塵世截然不同的獨特體驗。
要出一次門。
不管哪里,也不說遠近。
西北干旱,我想,我應(yīng)該找一處有水的地方走走。比如青海湖。
選擇青海湖,是因為青海湖的水與別處的水不同——它是咸水。我固執(zhí)地覺得,帶點兒苦澀的水是有情之水。就像經(jīng)歷過苦難的人才懂得人生一樣。
另一個原因是,青海湖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之上。那應(yīng)該是離天最近的水域之一。水和天有相同的顏色,接近天空的水,應(yīng)該更具有靈性吧?
況且,湖邊還有塔爾寺。繞湖行走,聽水聲與佛號掩映,看晚霞與水鳥齊飛,那是一幅怎樣讓人忘情的風(fēng)景?
在這樣的風(fēng)景里走一走,你一定會忘掉一些東西,記起另一些東西。比如:童年暑假的某個早晨,你和幾個小伙伴整裝向南邊的那座大山出發(fā),準(zhǔn)備去全世界闖蕩一番的那種心情。
當(dāng)然,回來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還是你,世界還是世界。但是,無論是你還是世界,肯定會因為這次遠行發(fā)生一些細微的改變。
要帶孩子回一趟老家。
老家早已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夷為平地,但是,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有你點點滴滴的記憶。在一道小溝或者一棵杏樹下,你都能找到自己小時候奔跑的影子。
對于孩子而言,那是一個陌生的世界。但是生命的延續(xù)需要對接。你可以指著一條小溪或者一口老井,將那些正在流走的往事說給孩子聽。
慢慢講,認(rèn)真講,他肯定不會嫌煩。因為你的經(jīng)歷就是他的根須。他會循著你的講述走進你的過去,就像看黑白電影一樣,目睹你從小到大的整個過程,并且將這些過往存進自己的記憶,成為他生命基因的另一分子。
這個生命共享的過程,一定是一個幸福而有非凡意義的過程。
因為對孩子來說,你就是他的故鄉(xiāng)。源遠,方能流長。
要進一趟沙漠。
最好是只身前往。沙漠帶給我們貧窮,也賜予我們另一種財富。走進沙漠,就像走進一本打開的書——藍色的封面,黃色的封底。風(fēng),是唯一的情節(jié)。
可以聽聽沙在沙上流浪、沙在沙間奔波的喘息聲。多么神奇啊——一生流浪的沙粒,卻從未走出過沙漠。幾千年了,騰格里依舊在原來的地方,自己和自己糾纏,自己和自己告別,自己和自己相忘。
這些如沙一樣隨心所欲的冥想,會將你帶入一種無法逾越的孤獨感中,讓你真切地感受到宇宙之浩大,人生之渺小,從而更懂得珍惜這轉(zhuǎn)瞬即逝的一生。
因此,當(dāng)你偶爾看到沙漠間的一株梭梭時,你一定會由衷地感動:感動于它細小的枝葉、堅韌的生命。一個走進過沙漠的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孤獨;一個走進過沙漠的人,才會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
還有,每天早起,盡量多看幾次日出。每一次日出都是新的,慢慢變老的我們需要這日日更新的陽光一次次地洗禮。
晚上醒來的時候,可以翻身起床,坐在窗邊靜靜地聆聽一會兒。夜并不完全安靜,你會聽到許多白天被喧囂淹沒的聲音,比如:隱隱約約的蟲鳴,遠遠近近的風(fēng)聲……
認(rèn)認(rèn)真真地看一次星星。或明或暗的星辰會向你透露一些或遠或近的宇宙秘密。
經(jīng)歷過這些,再回到教室里的時候,看著那些多多少少成熟了點兒的小小面孔,你一定會報以微笑,然后開始享受另一段明亮的人生時光。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靈魂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次秘密出走。
你,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個你。
(作者系甘肅省古浪縣第三中學(xué)教師)
責(zé)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