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課后服務一定是最接近兒童的
http://www.wandqa.cn2021年09月29日 09:41教育裝備網
課后服務是民生熱點,也是教育新命題。近年來,課后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有一些有益探索,但總體看依然停留在起步階段,不論從時間安排還是從服務品質上都無法達成預期。“雙減”政策出臺后,課后服務的轉型發展成為賦予中小學校的重大使命。
如何把好的國策轉化為現實,真正受益每個人?切入點與落腳點是學生。學生是教育服務的第一對象,也是教育質量的第一反映,他們的感受與體驗、成長與發展狀態直接折射出教育服務的品質,要走近學生,換位思考。學生對課后服務的普遍需求是“希望下午四點后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新天地”。學校能做出天地的轉換嗎?能給出一個全新的世界與體驗嗎?久居于室內的學生對室外的放飛充滿憧憬,學校不能無視,而是要積極打造新的時空體驗。現在的孩子缺少玩伴,學校的優勢恰恰可以彌補這一點。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學校要讓學科教室與服務天地有空間的轉換,提供有選擇的玩伴體驗。
家長和教師是課后服務最敏感的人群。做好課后服務,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做好家長和教師的工作。對于家長而言,課后服務方便了接送,孩子能及時完成作業并適當發展興趣愛好。而課后服務不僅僅需要學校的時空支撐,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與指導團隊,有一定的課程形態,不能全部依靠學校和教師,如果全靠學校和教師,反而會使得教師從專業方陣走向服務方陣,破壞了教育生態。做好家長工作,不是靠一所學校、一個片區就能完成的,需要全民統一認識。要讓大家明白課后服務是集體釋壓——用集體分擔的形式釋壓。全盤托付給學校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要考慮師生的負荷程度,別解決了接送困難、彌補了培訓缺口,卻破壞了正常的教育生態。
基于以上的教育直覺與常識,我建議從五個方面做系統謀劃:
第一,規劃時間。學生在校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家長接送孩子不是越遲越好。課后服務時間上要有統一與差異的設置,沒有托管的可以正常下課時就離校,有托管的一小時后放學,接送有困難的再延遲一小時,個別有特殊需求的還可以再延后半小時,基本上是15:30、16:30、17:30、18:00四個時段。家長不要有從眾心理,只要家長有時間,只要孩子愿意,就要果斷選擇正常的放學時間,讓孩子有正常的課余時光。只有有所分流,才能實現教師彈性上下班。
第二,重構空間。在一個空間待久了,就想走進新的空間,這是每個人的基本心理,孩子更是如此。課后服務不能等同于教室托管,要想讓學生接受“5+2”,政府要積極打造以學校為中心的一公里課后服務圈,讓社會各種教育力量與機構參與進來,以少年宮、科普園的形態半公益運作,讓學生可以就近選擇不同形態的課后服務。學校更要主動擔當,就地轉型,讓“5+2”在空間上等同于“學校+俱樂部”,線上線下架通,以此帶來學習狀態的升華。
第三,打造聯盟。課后服務不是學校單方的事,首先要打造教師主力聯盟,發揮每位教師的特長,讓教師彼此協作。其次要打造家校聯盟,家長是學校最大的盟友,很多家長有一技之長,也有很多熱心的志愿者,可以請他們融入課后服務團隊,共同打造和諧美好的校園文化。再其次,要打造社區聯盟,引進社區義工和社會培訓機構指導師,豐富課后服務的團隊。最后,要打造學伴聯盟,讓學生有自己的伙伴,有選擇自己伙伴的可能,有與伙伴一起嬉戲、玩耍、閑聊、學習、探究的機會。
第四,精選內容和形式。拿什么內容做課后服務,以什么形式呈現,是最為核心的話題。從“雙減”政策里我們可以看到提示——“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答好基礎與提升、共性與個性的命題。學校在保底思維的基礎上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因校而異、因材施教,精選服務內容和形式,不能把課后服務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不宜把各類評比、文化節、消防、禁毒、防詐等集體性教育活動甚至教學研討從常規時段挪移到課后服務時段,這會變相加重師生負擔。課后服務內容要純凈一點,允許他們有散漫的時光,包括發呆。如此取向的課后服務一定是最接近兒童的。
第五,合理編排各要素。時間、空間、人員、內容、形式的基本要素擺在眼前,如何進行有機組合實現效益最大化?這就需要做好課程形態的銜接:動靜結合,下午已有體育課的,課后服務可以不排或減少運動項目;左右腦結合,如語言類興趣課程后可以安排聲樂類課程。此外,要根據課程需要,在時間安排上長短結合,常規課40分鐘左右,長課約1小時,短課約20分鐘,穿插小伙伴自主課程,根據課程時空需要進行選擇,實現校內校外相結合。
(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執行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