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全力推進“5G+專遞課堂”改革——教學“云端”互動 城鄉課堂提質
http://www.wandqa.cn2023年04月17日 13:32教育裝備網
接觸“5G+專遞課堂”前,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陽光小學學生楊宇航從未想到,有一天能與市區的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及泉港區界山玉湖中心小學的師生們同上一節課。“我覺得很幸運、很新奇、很有趣,每次在線互動我都很興奮,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屏幕那端的同學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想聽聽對方的回答。”
憑著一塊神奇的屏幕,三地三校的師生得以在“云端”相會,實現近乎零延遲的實時同步互動教學。這便是自2022年初起,泉州市全面推進的一場數字化教學革新,亦是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一條新路子。
錨定方向,開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篇章
2022年初,劉殊芳就任泉州市教育局局長。一次參加培訓時,其中提及的“振興鄉村教育,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引起劉殊芳的深思,“泉州地域廣闊,教育體量大,面臨著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優質均衡,正是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可為之舉”。
如何讓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快捷、高效地流向廣袤的農村地區?劉殊芳將目光投向信息化手段。不同于常規的同步課堂,她希望構建一種更具針對性與互動性的雙向或多向同步課堂。
方向既明,尚需篤實落地。
2022年2月,泉州五中和泉州一中成為首批試點學校,借助“5G+”技術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城鄉中小學“同步上課”的目標。其后,2022年9月,泉州市在全市啟動“5G+專遞課堂”的試點工作,7所市直屬中小學對口幫扶7個縣(市、區),共有56所優質中小學(237個班級,392名教師)結對幫扶118所學校(319個班級,575名教師),惠及學生近3萬名。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倒逼各試點校革新管理模式,通過名校長幫帶,提升校長群體的治校辦學能力,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更好的教學交流平臺,有效提升教學水平。
“由市直學校安排試點班級每周進行2個課時‘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同步課堂,帶動區縣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泉州市教育資源配置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G+專遞課堂”先從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切入,注重常態化與互動性。
“除了行政自上而下的有序推進,教研部門的深度介入以及學校的主動作為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劉殊芳看來,教改的順利實施需要多方協同、共同用力。為此,泉州市教育局召開多場縣(市、區)教育局局長、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專題會議,統一思想,細化舉措。
“在推進‘5G+專遞課堂’的過程中,教研部門既是指導者,也扮演著參與者、學習者的角色。”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湯向明說,“通過這樣的改革,試點校形成了緊密型的教科研共同體,很好地惠及了學校及師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今年3月16日召開的泉州市中小學“5G+專遞課堂”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明確提出,要把“5G+專遞課堂”工作作為今年的“頭號”工程來抓。“5G+專遞課堂”也被列入2023年度泉州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按照計劃,今年,該市還將再增加160所“5G+專遞課堂”縣、市級試點校,450個試點班級。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乘著教育數字化革新的浪潮,“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的泉州教育新篇章已經徐徐展開。
技術賦能,推動課堂教學革新
近日,記者走入泉州市晉光小學的一堂語文課。只見講臺旁懸掛著兩個屏幕,分別對應著南安市第二實驗小學和安溪縣第七小學的一個班級。在“5G+專遞課堂”的技術支持下,授課教師可以便捷地同數十公里外的兩地學生互動。
晉光小學語文教師吳珊鴻告訴記者:“之前我們也遇到班級人數過多如何順暢完成教學任務的難題,后來經過磨合,我們采取先講讀課文,再由各班教師組織研討、答疑(關閉語音信號),然后派代表共同交流,最后進行總結的方式,既提高了授課效率,也兼顧了不同班級的學情差異。”
為了更好地推進新技術的運用并革新教學理念,在晉光小學校長曾旭晴的帶領下,6所參與“5G+專遞課堂”的聯盟校共同立項省級專項課題“共同體生態圈下‘5G+專遞課堂’雙師協同教學實踐研究”,開展“1+X”課題群研究。“我們在開展雙師乃至三師協同教學中發現了一些銜接配合不暢的問題,所以希望能夠為各個學科乃至各種具體的教學情境創設適切的教學模式。”曾旭晴說。
課堂上教學策略問題的解決有了眉目,而要提升課堂效率,技術支持也極為關鍵。
“我們對比了多種建設方案,通過實際試用,最終確定了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契合學校需求的方案。”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僅是在控制網絡延遲這方面,他們就費了不少功夫,“從3秒到100毫秒,日常使用并沒太大區別,但在課堂上可能就是,那邊已經答出來了,這邊還在卡著,這會對兩邊師生的互動交流造成極大阻礙。”
晉光小學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張麗黎向記者展示了該校專門設計的“三表”:排課表、行政巡課表及技術人員安排表。“每堂‘5G+專遞課堂’,我們都配有專門的技術巡視及支持人員,負責課前調試和授課過程的技術問題排解,確保整個教學流程萬無一失。”該校信息科技教研組組長楊志雄說。
從網絡帶寬、音視頻的清晰度、操作便利性到手把手培訓指導、及時答疑解難,參與試點的教育技術團隊與授課教師結成緊密的協作共進關系,推動課堂教學的系統性革新。
攜手共進,構建教育發展共同體
作為一所新區的新辦校,泉州五中臺商投資區分校校長戴欽彪對“5G+專遞課堂”試點深有感觸,他說:“此前,我們只是組織教師集體觀看總校的教學視頻,隔著屏幕只能被動接收,有了‘5G+專遞課堂’,增強了實時互動,分校的年輕教師跟著總校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做到了‘教—學—研’一體化。學校的教育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教學質量也位列全市前茅。”
泉州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鄭建聰說:“‘5G+專遞課堂’不能是一頭熱,只有兩邊都動起來了,師生才能真正從中獲益”。
據介紹,“5G+專遞課堂”的備課需要經歷一個“分—合—分”的過程,即播送方和接收方的教師先分頭備課,再進行線上或線下的集中研討,最終確定適切雙方不同學情又互相聯系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常常要持續一整周,經歷這樣的反復打磨,不僅課的效果很好,而且參與其中的教師結成共同體,相互融入對方的教研體系,成長得很快。”吳珊鴻說。
受益的不只是教師,學生同樣有了好的改變。在參與“5G+專遞課堂”的過程中,泉州五中橋南校區暴露出學生未養成做筆記的學習習慣,通過與總校的聯研互動,這一問題很快迎刃而解。
受益的還有學校。惠安縣山霞中心小學校長陳道東就提及,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上,該校深受泉州市實驗小學“八千課程”的啟發,立足學校實際不斷優化現有校本課程體系;實小構建的“陽光少年評價體系”引領該校“星光學子評價體系”日趨成熟……
受益的也不僅是一方。“各校其實都有其優勢所在,因而播送方和接收方并非固定的,而是可以輪動的、翻轉的,這樣就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真正實現雙向奔赴。”曾旭晴介紹,在推進課題研究中,他們也在嘗試多種可能性。
除了線上互動,“5G+專遞課堂”也密切了師生的線下交流。“由于班上學生多為隨遷子女,習作教學時常面臨素材匱乏的困境,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教師楊書琴通過進班交流,了解了這一學情,隨即在教學中引導異地學生交換日記,一學年下來,能明顯感到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有了質的提升。”臺商投資區陽光小學教師林靜茹說,“作為新教師,我也從中學到了許多,能夠這樣跨越時空向名師學習,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
“5G+專遞課堂”在試點學校、班級遍地開花的同時,一些原本作為接收方的學校也承擔起了給本區域的其他學校“專遞課堂”的任務。泉州五中臺商投資區分校就帶動了本區內的3所中學,由此形成了學校層面橫向勾連,市、縣(區)、校縱向聯動的新格局。
“我們著力從點上突破,線上線下協同用力,就是為了全面改進課堂教學,實現以教育數字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令更多師生受益。”展望未來,劉殊芳滿懷憧憬。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