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智能化跨學科教學新路——重慶市沙坪壩區樹人景瑞小學教學改革探秘
http://www.wandqa.cn2023年05月29日 09:58教育裝備網
編者按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義務教育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同時,數字技術與學校教學的深度融合,為開展具有實踐性、探究性、開放性的跨學科主題教學提供了有力基礎。如何開展跨學科教學?本期?l記者深度采訪報道,并邀請專家進行研討。
80%的教師入選部級“優課”、100%的教師獲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大賽獎,“‘蘭韻’智慧學習模式構建實踐”獲2018年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學校案例被教育部推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七個移動學習最佳實踐項目向全球推廣發行,“WES”建設項目經教育部推薦提名“聯合國哈馬德國王獎”。
這所獎項拿到手軟的學校,就是建校僅僅13年的重慶市沙坪壩區樹人景瑞小學;ǚ绷、生機盎然的時節,記者來到樹人景瑞小學進行實地采訪。
從慧學到融合,智能化跨學科教學魅力十足
“我爸媽小看我了,我學的可不僅是編程,帶回家的是能用的產品!痹跇淙司叭鹦W,四年級學生蒲佳怡一邊雙手熟練地組裝智能控制組件一邊告訴記者。三年級時,她在“創+”課上制作的智能風扇,讓父母大吃一驚,這次的智能小夜燈,她新設計了聲控環節。
“這節‘創+’課,融合了數學、美術、信息科技、勞動教育等多個學科!睂W?蒲惺抑魅沃軡嵀偨榻B,目前學校組建了由國家學科課程、校本數字課程和蘭韻活動課程三大類型組成的數字化課程體系。其中“創+”課是學校校本數字課程,一到六年級,每周開設3節,由“創+”專業教師帶動年級學科教師,組建年級跨學科課程組,共同推進跨學科課程實施。
走在學校教學樓過道上,學生們的創意產品讓記者目不暇接,這些都是學!皠+”課的教學成果!捌鋵崳覀儭畡+’組課程負責人之前是學校體育老師!碧岬健皠+”組課程負責教師陳虹,周潔瓊滿滿自豪感。
“生完孩子后,我的身體狀況不太適合上體育課,校長鼓勵我試試人工智能課!标惡邕@一試,不僅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更為學校大跨步推進智能化跨學科教學注入了強心劑。2014年,陳虹開始摸索融合信息科技、美術、數學、科學等學科內容的綜合實踐課,課程中學生完成的作品,參加全國科技競賽活動,已連續6年獲得國家一等獎。
同樣是體育教師的李強,這學期與六年級語文、美術學科教師開展了智能化跨學科教學合作!绑w育課上,我帶學生練習跆拳道動作,并利用平板拍照,除了對比動作規范性外,更是為第二個環節美術課做準備。”李強介紹,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對照個人動作照,用火柴棍分析動作角度,體驗動作美;最后語文教師結合課本中“動態描寫”的作文主題課,指導學生開展寫作。
“對,我們還要寫作文,以前我想半天不知道寫啥,現在體育課上完,美術老師又講了人體比例,我作文素材特別多!睂W生彭靖雯興奮地說。
從體驗到學習、總結再到收獲,樹人景瑞小學跨學科教學,切實回歸了育人最初的含義,學生的體會與感悟之豐富深刻,并不是一句“掌握知識、學習技能、培養素養”能夠概括的。在樹人景瑞小學,這樣的智能化跨學科教學每天都在常規開展。
從特色到素養,找到促進核心素養融合的路徑
在樹人景瑞小學舉辦的“智能化教學·跨學科大單元說課”比賽現場,“災害面面觀”這節課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一刻學生還在創作安全標語,下一刻學生就拿著鋼卷尺、趴在地上測量教室長度,最后設計最佳逃生路線,并利用智能軟件繪制圖紙。
可誰能想到,這節課最初僅是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的一節“防災小常識”常規課。在樹人景瑞小學,智能化跨學科教學以某一學科為主線,貫穿多學科知識,上課形式也包括課堂、動手、游學等,可謂因地制宜、百花齊放。
“為適應智能化跨學科教學的需要,學校鼓勵教師自由組隊,組建課程團隊!睒淙司叭鹦W校長李華說,“智能化跨學科課程就相當于學校餐桌上的‘特色菜’,需要課程團隊自己設定菜系品類、營養結構、特色形質。至于是設定成一道開胃小菜,還是像佛跳墻那樣的養生大菜,抑或民間小炒,主要是團隊自主自立自洽,最終上桌的菜品優劣由學生檢驗。”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強化學科內知識整合,統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主題學習;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
在新課標落實中,樹人景瑞小學智能化跨學科教學又有怎樣的變化?
在學校四年級(5)班“輕叩詩歌大會”語文課堂上,教師唐敏點擊大屏,最佳展示獎幾個字一一呈現,“但評分標準是什么呢?”她的話剛落地,學生紛紛舉手,“音樂要和詩歌情感匹配”“動作要設計得大方”“朗誦需要有感情”……
“語文、音樂這些學科,學生學習效果有些看不著摸不到,很難將素養培養落到實處!碧泼粽f,“現在不一樣了,學生根據興趣選擇詩歌,語文教師引導分析文字語言,美術教師指導制作海報,音樂教師結合詩歌帶孩子欣賞不同音樂……我們通過跨學科教研備課,抓好學習任務的安排和學習過程的設計,讓學科素養變得可觸摸!
的確,經過一次次跨學科教學的打磨,樹人景瑞小學找到了促進核心素養融合的路徑。
“通過跨學科大單元學習,實現從‘學科知識邏輯序列學習’向‘以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學習’的轉變,我們更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在‘做’‘體驗’‘創作’中發現問題,自發調用學過的知識、探索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崩钊A表示,跨學科學習具有目的性和手段性兩個重要特征。目的性就是培養學生跨學科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手段性就是發展學生選擇、綜合各種知識、手段和方法解決問題,簡單說就是學的知識能實踐應用。
“這兩點就要求在教學中,打破學科界限,這不僅要求教師深入研究課本、設計教學,也為學生多樣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它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關注每個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真正滿足學生不同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崩钊A說。
從喚醒到綻放,在孩子心中種下向善向美向上的種子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學校智能化跨學科教學的價值、意義或特點的話,我覺得這個詞是‘喚醒’。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我們希望用更多有意義的課程,喚醒他們無限的、不可思議的潛能,讓他們健康、快樂,內心富足并充滿陽光!崩钊A說。
智能化跨學科教學能夠喚醒學生的無限潛能,那么,基于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新課標實施,智能化跨學科教學如何實現進階?
其實,2014年,學;緦崿F了常態化應用智能平臺開展課堂教學,但在使用中,問題也不斷顯露:一是依賴傳統學科本位的課程,知識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二是校本智能平臺更多應用于國家課程的課時教學,尚未融合應用在學校所有的課程與單元教學之中;三是模式僅適用于知識本位課時教學,難以支撐課堂教學的結構性變革。
李華說:“發力點在于整合化、校本化及個性化實現程度。無論哪個學科,都要基于國家教材和課標要求,探索怎樣結合多學科,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圍繞具有挑戰性的真實問題、親身經歷來進行,這樣既能融合學科本質層面的深度學習,也能產生跨學科的實踐創新成果,最關鍵的還是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走進六年級教室,教師袁晗正在開展“制作成長紀念冊”的跨學科單元教學。學生的奇思妙想讓袁晗不禁感嘆自己“落伍”了:“紀念冊,我們一般就用文字、圖片完成,但一個學生提出,她要用‘創+’課學習的編程知識,做一個語音紀念冊,將老師、同學對她說過的話保留下來,這樣多年后還可以聽到原聲。”
袁晗一直記得這名學生展示時的表現。“播放留言時,學生開始是興奮、激動的,可說著說著她流淚了!闭f到這里,袁晗眼睛也濕潤了,“她突然意識到原來那么多人關心她。所以,盡管為了這門課,我們幾個學科老師一遍遍磨課,但一切都值,因為我們在孩子心中種下了向善、向美、向上的種子!
“智能化跨學科教學的開發,要向著深和真的取向發力。”李華說,“深,指的是支持深度學習,通過跨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分析、方案設計、實踐應用的深度參與,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和方法。真,是強調學習與生活聯系,盡可能給學生提供真實情境、真實問題,幫助學生領悟學習的意義。”在李華看來,樹人景瑞小學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踐行數字化轉型下的教學變革,讓學生學習得到實質提升,又尊重孩子發展的天性,傾聽并回應孩子學習的期待,把孩子對快樂學習的向往逐步變成現實,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幸福。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