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課型引領學生深入“整本書閱讀”——以《寶葫蘆的秘密》為例
http://www.wandqa.cn2024年02月28日 09:28教育裝備網
《寶葫蘆的秘密》是中國現代作家張天翼1958年創作的長篇童話。這部童話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名叫王葆的男孩在得到寶葫蘆之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最終明白想要獲得成功和別人的認可,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不能不勞而獲。整部作品以口語化的語言講述故事,淺顯易懂。夸張的手法,離奇的情節,讓這部作品充滿了幽默感。
《尼爾·蓋曼隨筆集》中有這樣一句話:“未來取決于圖書館、閱讀和白日夢。”如何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如何為學生搭建閱讀的支架?如何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如何讓整本書閱讀走向深處?這是我作為“2023中國教育報閱·青春讀書會”領讀者試圖解答的問題。
導讀課:充分激發閱讀熱情
整本書閱讀既要讓學生對作品產生興趣,又要為學生提供持續的閱讀動力,還要讓學生習得閱讀方法,這些教學目標的落實都得建立在“樂讀”的基礎上。如何利用導讀課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呢?
(一)引領學生走近圖書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寶葫蘆的秘密》一課選自原作的開頭部分,奶奶口中神奇的葫蘆留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文章結尾“要是我有那么一個葫蘆,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從“無所不能的寶葫蘆”聊起,問問學生想不想要這樣的寶葫蘆?如果有了寶葫蘆,想實現怎樣的愿望?在學生暢想擁有了神奇的寶葫蘆就擁有了幸福生活時,教師可以順勢引領學生閱讀整本書:王葆有一天真的得到了寶葫蘆,寶葫蘆幫助他實現了哪些愿望呢?讓我們到張天翼的長篇童話中去一探究竟吧!以教材為引子,通過師生對話就巧妙地激發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導讀《寶葫蘆的秘密》時,教師介紹了作者的童年趣事及成就。一個常常和同學打架的調皮大王卻深受大家的喜愛,這是為什么呢?張天翼被稱作“中國的安徒生”,還被童話大王鄭淵潔贊譽:“這才是真正的童話大王!”怎樣的作家才能獲得如此殊榮?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自然會對張天翼及他的作品產生好奇。
教師還可以通過出示書中插圖的精彩片段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先讓學生猜一猜王葆是怎樣得到寶葫蘆的,再出示王葆釣魚時釣到寶葫蘆的插圖;出示精彩片段時,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片段,一是王葆心里想到的美食通通出現在他面前,另一個則是王葆下棋時棋子飛到嘴里的那一段。這樣的“劇透”會讓學生知道,寶葫蘆不僅給王葆帶來了幸福生活,還給他帶來了麻煩,這就引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讀讀其他章節的內容。
(二)協助學生制訂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整本書閱讀也不例外。在閱讀前,教師要協助學生制訂個人閱讀計劃。制訂閱讀計劃前,可以讓學生先測試一下自己一分鐘可以默讀多少字,估算一下讀一頁需要花多少時間。測試完畢再進行任務拆解,整本書有多少頁,每天可以閱讀幾個章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明確每一天的閱讀任務,確保閱讀計劃具體且可落實。
在領讀《寶葫蘆的秘密》時,根據21天完成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將閱讀任務進行拆分,每天的閱讀量定為兩章并完成相關任務。學生的閱讀計劃既可以是普通的表格式,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制訂個性化的計劃表。制訂好計劃后就得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閱讀任務,可以通過打卡等形式進行每天閱讀情況的反饋。
(三)指導學生運用方法
導讀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教給學生閱讀不同書籍的閱讀方法。比如《寶葫蘆的秘密》是長篇童話,共四十一章,每讀完一章可以回顧本章節的內容,用幾句話概括,再提煉出本章節的小標題。閱讀這類篇幅較長的書籍,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故事情節。讀完《寶葫蘆的秘密》,可以梳理“寶葫蘆為王葆做了哪些事情”,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變美食、變金魚、吃象棋”等事件串聯起來繪制成魚骨圖,這樣學生就能理解王葆對寶葫蘆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
整本書的閱讀方式不同于課本中的精讀課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將精讀、速讀、略讀等多種方式活用到整本書閱讀中,提高閱讀效率。影響學生閱讀速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回讀,為了減少回讀的次數,可以用指尖或筆尖劃過一行行文字,劃動的速度越快,閱讀的速度也會相應提高。對于富含深意的句子,可以在語境中進行揣摩,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還是不能理解,可以在此處做標記,讀完這個章節后,可以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讀到深有感觸的內容時,可以在空白處批注,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書中有一些插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前先觀察插圖,預測故事情節,然后將讀到的內容和預測的內容進行比對。沒有插圖的部分,也可以根據故事情節自己繪制插圖,并讓同伴猜一猜這幅圖表現的是哪個章節的內容。教師要利用同一個班級里學生閱讀基礎和閱讀能力的差異性,給閱讀水平不同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任務。比如:閱讀進度較快、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提問或是設計閱讀單,同伴可以帶著這些問題或借助閱讀單進行閱讀,邊讀邊思考。形式豐富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持久的興趣,而不至于因為閱讀方式的單調使最初的興趣漸漸減退甚至消失。
推進課:活動推進閱讀進程
整本書閱讀持續時間長,學生容易產生閱讀疲倦,因此閱讀推進課是必不可少的。推進課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學生既可以交流在前階段閱讀中的收獲,又可以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惑,還能指明后一階段閱讀的方向。推進課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解,比如在《寶葫蘆的秘密》的推進課上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一)評選故事大王。講故事:學生在小組內將書中印象最深的故事復述出來,小組推選優秀代表在全班講述,評選出“故事大王”。編故事:奶奶給王葆講過哪些寶葫蘆的故事,選擇其中一個故事續編。比一比,誰編的故事更有趣。
(二)組織學生辯論。課前,布置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寶葫蘆為王葆做過哪些事情?課上,再組織學生以“王葆該不該留下寶葫蘆”為辯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和主人公產生共鳴。
(三)人物我說你猜。課前,布置學生繪制書中人物圖譜,并用一句話或幾個關鍵詞概括人物特點,課上組織我來說你來猜的活動,讀出人物特點讓同伴猜一猜到底是書中的哪個人物。
(四)觀影對比鑒賞。《寶葫蘆的秘密》曾兩次被搬上銀幕,1963年版的《寶葫蘆的秘密》更忠實于原著,2007年版的更貼近現代孩子的生活。推進課上可以布置學生觀看兩部電影,說一說自己更喜歡哪個版本的電影。找出2007年版電影與原著有哪些不同之處,比較電影與原著中寶葫蘆和王葆的形象有何不同。
(五)改寫劇本排練。布置學生讀完整本書后,篩選書中的重要內容,小組合作改編成劇本、制作道具、挑選演員,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在閱讀分享課上表演。
分享課:創意展示閱讀成果
整本書閱讀是學生個體與作者的對話,學生個體差異決定了在共讀一本書時會有不同的體會與收獲,當學生在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時,或許會與同伴的觀點發生碰撞,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一)提前分組。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教師首先要完成分組的任務,并推選一位小組長。
(二)分類展示。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分享,學生的閱讀成果可以分類展示。影像類:學生可以將精彩片段的朗讀、故事的講述、課本劇的表演等內容錄制成小視頻在分享課上進行展示。圖文類:學生閱讀過程中繪制的情節思維導圖、人物圖譜、讀書小報等圖文類的成果,可以設計成展板,分類展示。
(三)做好評價。教師在設計和實施評價時,要以“讓學生擁有廣泛閱讀興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斷收獲精神成長”的目標為統領,做好過程性評價。評價單既有從整體進行評價的,如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成果等,也有針對某類成果的評價,比如課本劇表演中的劇本編寫、場景設計、演員表現力等。教師設計好評價單后,可以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四)延伸閱讀。閱讀分享課既是整本書閱讀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另一本書閱讀的起點。讀完《寶葫蘆的秘密》,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張天翼的其他作品,也可以向學生推薦類似主題的作品,比如《不老泉》。
導讀課主要教學任務是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制訂閱讀計劃,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為順利開展整本書閱讀奠定基礎。推進課通過組織豐富的活動使學生繼續保持閱讀的熱情,還要通過師生互動,推動學生整本書閱讀向縱深發展。分享課不僅要展現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成果,還要能引發學生對整本書主題內容的深入探究。以上三種課型構建了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鍛煉閱讀思維,提升閱讀品質,經歷閱讀過程,收獲獨特的感悟,讓整本書閱讀走向深處。
(作者系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202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