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廣福小學:“繩+學科”構建立體育人新環境
http://www.wandqa.cn2024年03月15日 10:02教育裝備網
為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結合中山市打造“一校一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自2010年來,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廣福小學以“繩+學科”融合教學及大課間、跳繩文化節等課程與活動,構建起立體化的育人環境和模式。
作為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場地設施、裝備相對匱乏,但跳繩不受客觀條件限制,相對容易開展,于是學校將跳繩作為特色項目開展。
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學校建立了一支由30名中高年級學生組成的花樣跳繩隊,在跳繩隊的引領示范下,全校興起了花樣跳繩熱潮。以跳繩隊為突破點,學校利用大課間時間,讓跳繩隊員們到班級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幫扶活動,以“小手牽小手”、學生教學生的方式,“一對一”“一對多”地開展教學,跳繩很快在全校全面推廣。為了提高花樣跳繩整體水平,學校利用早上課前1個小時、下午放學后1個半小時以及周六日進行訓練,并聘請專業團隊到校指導。經過不斷努力,跳繩隊參加全國、省和市各項跳繩比賽,榮獲優異成績,全校學生的跳繩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形成了“班班有隊伍,個個會跳繩,人人都參賽”的局面。
結合辦學理念,學校以繩文化為課程資源,搭建“繩+五育”的合力課程:以“和育”為主旨的“以繩厚德”,主要包括道德與法律、主題班(隊)課和家校共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紀律、繩禮、拼搏教育;以“和學”為主旨的“以繩增智”,包括學科文化、社團活動和社區公益課程及“繩+其他學科”的融合課程;以“和體”為主旨的“以繩健體”,包括競技跳繩、花樣跳繩大課間和跳繩達人大舞臺等各項賽事;以“和美”為主旨的“以繩審美”,包括編繩造繩、貼繩貼畫和繩操繩舞;以“和勞”為主旨的“以繩享勞”,包括勞動課、社會實踐課、志愿服務和家務勞動等。
通過融合課程教學,學校形成了跨學科的學習。如語文科組的“繩+語文”課程就將學生參加花樣跳繩教學和文化節的經歷及每次訓練和成長感受作為寫作素材;在五年級課例《繩與數學有約》中,則對學生多次一分鐘跳繩的次數、平均數、成功率、失誤率及小組的統計數據進行計算,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跳繩方法和技巧,學會如何計算成功率和失誤率。此外,學校利用有限場地專門開辟了“繩果園”勞動實踐基地,各班級布置設計繩架和繩盤進行展示,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以繩聚力,擰成一股繩”辦學精神引領下,學校結合實際開展了校園“四節”活動:跳繩節、讀書節、體育節和藝術節,每個節日持續一個月。
得益于花樣跳繩文化,廣福小學學生逐漸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近3年,學生體質數據優良率保持在73%左右,合格率達100%,誕生了40多名全國跳繩冠軍。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廣福小學)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