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治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
http://www.wandqa.cn2024年03月27日 10:24教育裝備網
日前,教育部召開2024年度基礎教育重點工作部署會。會議要求,要守住安全管理、規范辦學兩條紅線,將2024年定為基礎教育的“規范管理年”,重點整治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等辦學行為。同時,要深化中考、高中辦學模式、課程教學三項改革,聚焦基礎教育難點堵點問題,緩解升學焦慮,提高育人水平。
在眾多重點工作中,整治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尤其受到輿論關注。這種關注,既凸顯著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從側面反映出公眾的心聲和期待。
何為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去年,有全國政協委員梳理了七種典型的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其中包括“宣傳、炒作、重獎高考升學率”“‘唯成績’‘唯升學’的教育政績觀”“違規爭搶中小學生源”“寒暑假、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嚴重剝奪學生正常睡眠”等。實際上,還有其他一些行為也可以納入這一范疇。除了學校層面的辦學行為,家長的一些做法也具有明顯的功利化、短視化色彩。比如,一些家長不顧孩子興趣稟賦,盲目跟風讓孩子學奧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提前給孩子灌輸超出其認知水平的知識。
這些行為都有一個特征,即違背基本的教育教學規律和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概而言之,就是“只顧當下,不管未來;只要成績,不管健康”。功利化與短視化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短視,看到的只有一時的分數之得,而沒有從一生的成長目標去看待孩子的成長,所以在教育選擇上往往表現出明顯的功利化傾向。
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不僅是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戕害,也是對孩子成長的戕害。比如,以嚴重剝奪孩子正常睡眠、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的種種學習安排,就是一種典型的教育短視。如果連身心健康都保障不了,考再高的分數、進再好的學校,教育也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這些做法的背后是扭曲的育人觀、錯誤的教育政績觀,更是錯誤的教育評價導向在發揮作用。
從表層看,扭轉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需要通過規范管理為學校的辦學行為糾偏。比如,針對“違規爭搶中小學生源”行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公民同招”、禁止跨區招生等政策舉措已發揮了積極作用。對于“寒暑假、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需要通過強化日常監管來糾正。進一步來看,扭轉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要在政府層面重塑教育政績觀,切實改變用分數評價教師,用升學率評價學校,甚至將升學率與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的做法。政府教育政績的指揮棒調整過來了,學校才能真正克服功利化、短視化的辦學導向。
此外,社會用人層面的“唯文憑”,同樣要有效破題。比如,“第一學歷”歧視雖然直接影響的是求職者,但這種招聘導向會層層傳導,讓教育焦慮不斷下移。社會盛行“唯文憑”“唯學歷”的用人導向,許多人就不得不卷學歷、卷名校,教育焦慮無形中從大學一步一步前移到小學、幼兒園。
從某種意義上講,功利化、短視化的背后,根源是單一、狹隘的價值取向。在如此價值取向的影響下,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似乎成了每個人唯一的路徑選擇。實際上,當下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極大拓展了每個人的選擇維度。價值實現的途徑是多元的,本不需要更沒必要擠在同一條賽道上。
教育功利化非一日之寒,扭轉教育功利化亦非一日之功。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等頑瘴痼疾是有慣性的,治理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等辦學行為也很難畢其功于一役。但在當前背景下,治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等辦學行為,顯得尤為緊迫、急切。短視之短,不僅體現在唯分數、唯升學,而無視孩子的身心健康、長遠發展,更體現在看不到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看不到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
功利化、短視化辦學行為破壞了教育生態,背離了國家人才培養方向,與時代發展趨勢和要求背道而馳,無法回應強國建設對教育、人才的期待。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的底層邏輯面臨重塑,過去那種靠“時間+汗水”把人培養成“做題家”的教育模式越來越脫離時代。創新素養、終身學習能力等成為適應未來生活的必然要求。因此,是到了從根本上改變的時候了!
面對未來,教育政策端要明確清單,采取有效有力舉措,糾正各種違法違規辦學行為。政府、學校、社會也要跟上腳步,深刻認識到打破慣性、加速變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共同走出功利化、短視化的“囚徒困境”。
(作者系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