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科普工作者職業發展通道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6日 09:45教育裝備網
隨著社會對科普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科普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媒體報道,由中國科協開展的在京中央單位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自去年正式啟動以來,已有145名科普工作者獲得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正高、副高以及中級職稱,成為科普隊伍中第一、二批“專業軍”。近期,河南省也發布了《河南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申報評審標準(試行)》,是地方依據自身科普事業發展需要啟動科普職稱評審工作的又一探索。
科學普及是推動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堅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說到底是依靠科普人才推動和保障的工作,科技場館建設、科普活動開展、科普作品創作等都離不開不同崗位和環節的科普工作者。高質量的科普更需要具有專業能力、創造潛力和科學熱情的科普工作者全身心投入。隨著社會對科普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科普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普人才隊伍建設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科普工作者的職稱晉升通道不明確、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以及職業的社會認同度不高。過去,由于沒有科普專業的職稱評審,科普工作者只能通過其他專業技術職稱的認定來實現個人職業發展上的晉升,往往職稱方向與工作內容不匹配,評審中也缺乏足夠競爭力。而需要拓展和提升科普工作的單位或者機構也很難動員和鼓勵科研人員從事科普相關的工作,進而導致專、兼職的科普崗位和科普工作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出,“優化科普人才發展政策環境,暢通科普工作者職業發展通道,增強職業認同。合理制定專職科普工作者職稱評聘標準”。從中央單位到各地區相繼開啟的科普專業評審工作,正是落實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的內在要求。通過確立科普專業職稱,有利于暢通科普工作者個人發展通道,激發科普工作者的內驅力和創造力,增強科普工作的吸引力,進而推動高水平科普人才的匯集。
科普職稱評審工作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通過具體評審標準的設置規劃了科普工作的重心和要點。比如,中國科協將科普專業職稱分為科普研究、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兩個專業方向,對于兩個方向的成果認定都更為多元靈活,明確了科普工作既要重視學理性研究,也要重視功能性實踐。這不僅體現了科普工作更為重視實效性、多樣性、創造性和公眾滿意度,也有利于引導和激勵更多科技工作者以多種參與形式投身科普事業,創作更多高質量科普作品,從而推動科普工作專業化、職業化、多元化發展。
科普職稱評審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未來還需要根據科普工作的特點和科普人才培養的規律,深入了解科普工作者的實際需求、社會公眾的科普內容需要、科普媒介的發展趨勢,不斷優化和完善科普職稱評審制度,形成導向統一明確、標準細化可行、兼顧學術性與實踐性的評價標準和評審辦法。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拓寬科普職稱的覆蓋面和評審渠道,加大科普職稱評審政策解讀和典型科普人物宣傳力度,提升科普職稱的社會認可度和含金量,以進一步盤活存量、提高增量,不斷壯大科普專業人才隊伍,推動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