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靠什么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7日 09:41教育裝備網
他們的成長經歷也充分說明,掌握了過硬的技能便不愁沒有好工作、好未來
據媒體報道,在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數控銑河南賽區中,來自河南新鄉的18歲大專生楊賀淇,獲得了金牌。他操控數控機床加工的高精密零件,誤差僅有頭發絲的1/20,精度非常高。這名學生受到了企業的青睞,還沒有畢業就有十幾家單位前來搶人。此前還有報道,衢州江山高級技工學校的在讀學生饒林佳、祝樂樂,白天在浙江某精密軸承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作,晚上在衢州江山高級技工學校上課,不僅拿到了高級工證和高級技工學校文憑(等同于大專),每月還能拿到上萬元的薪資。這些案例引發了公眾的熱議,也讓公眾看到了職業教育的光明前景。
為什么這些企業愿意給予一些職校生高額薪水?關鍵在于這些學生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變化,找準了人生賽道,以過硬的本領實現了有為才有位。他們的成長經歷也充分說明,掌握了過硬的技能便不愁沒有好工作、好未來。而幫助學生掌握過硬的技能,是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所在,也是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的關鍵所在。
一段時間以來,職業教育之所以吸引力不強、認同度不高,與人才培養質量不高有著密切關系。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職業學校的基本辦學模式和最突出的辦學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產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作”或“貌合神離”“不深不實”“校熱企冷”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長期困擾著職業教育的發展。
持續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的關鍵就在于吸引和培養一批批掌握高技能知識、深受社會和企業好評的學生。職業學校要意識到,專業技能或許比學歷更為重要。職業學校應該主動適應社會變革和市場需求,深刻把握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在注重讓學生獲得學歷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和實踐能力鍛煉。學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要全面了解科技的快速迭代發展和人才培養崗位的現實需求,把行業企業標準引入到職業教育中來,主動識變、應變和求變,動態調整專業設置,使專業對接產業鏈、專業建設緊貼產業發展,讓更多的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甚至把專業做到極致,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技能道路。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來接受職業教育,職業教育也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關鍵在于校企雙方協同發力。一些職校生的成才之路,充分說明專業技能的錘煉和個人實力的提升是職校生獲得高質量就業的主要原因。專業技能的錘煉需要學校提煉企業的崗位職業標準,與企業共同開展教育教學方面的合作,實現教學與企業崗位的無縫對接。學生也需要靜下心來,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培養強大的動手能力,做到學用一致、做學合一。同時,企業要把主動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作為培養潛在職工的重要考量,讓學生在“工學結合”、現場工程師、訂單班等模式中,接受企業的文化熏陶和技術鍛煉。
總而言之,企業和學校都要從長遠角度思考,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內容開發、員工培訓、新技術研發、資源配置等方面,共同探索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贏機制。
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讓職校生能夠有位有為,也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內容。社會要克服對技能型人才的固有偏見和刻板印象,破除“唯學歷”“唯文憑”等頑瘴痼疾,正確認識學歷與能力之間的關系,承認職校生所獲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資格證書,承認他們的個人努力與社會貢獻,為他們提供發揮才能的空間和理想的報酬;相關職能部門要建立科學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實現崗位設置與人才使用的合理匹配,真正營造讓這些有著一技之長的學生愿意長期留下來在企業工作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