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7日 09:53教育裝備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聚焦文化強國建設,破除文化領域的體制機制障礙,健全和完善建設文化強國的制度體系,才能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繼續推動文化繁榮、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供強大動力。
制度體系建構是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和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文化強國建設離不開文化制度的頂層設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文化領域的制度建設,對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健全文化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體系,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促進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到《決定》提出的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把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引向深入,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正朝著系統化集成方向邁進。
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制度體系建構,要著眼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系統性要素,立足于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和現實境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建構關系到筑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文化根基。只有從制度層面推動文化強國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同頻共振,才能更好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才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支撐和創造有利文化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文化領域的制度建設更多是指出臺和制定規范文化秩序、推進文化治理、調節文化生活等促進文化建設發展的規章制度和法規政策,對于文化強國建設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和協同聯動起著綱舉目張的關鍵作用。錨定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有待推進,地域和城鄉之間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待補齊,高質量文化產品的供給有待增強,中華文化對外傳播體系有待健全。另一方面,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有待深化,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有待加強,文化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有待優化。此外,面對多元文化的交匯碰撞,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風險挑戰依然嚴峻。只有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構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才能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文化治理效能,進而增強文化自信,維護文化安全。
夯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要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的制度體系。《決定》強調:“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要堅持黨性原則,強化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只有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切實提高領導干部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的能力,才能打贏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主動仗。要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健全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長效機制。通過建立健全確保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運用法治手段保障網絡空間意識形態風清氣正、健康發展。要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目標管理和考核問責,壓實壓緊各級黨委(黨組)責任,善于運用巡視監督這把“利刃”,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專項檢查,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意識形態工作水平和能力。
夯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要建構推進文化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決定》強調:“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高質量的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離不開文化創新發展的強有力支撐。要建立“文化+科技”等深度融合機制。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勢頭迅猛,面對新形勢,要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科技賦能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構建文化產業與算力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要健全文化創新創造的項目推廣、重點品牌扶持機制,大力培育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作品,打造辨識度強、特色鮮明的“文化IP”,對重大題材文藝精品創作給予大力支持。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評價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
夯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要完善文化生產經營和文化市場管理機制。《決定》強調:“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離不開相應的文化市場體系配套,文化生產經營需要與文化市場管理同步推進。要推進國有文化企業轉型升級,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綜合性文化企業,同時要深化文化領域行政體制改革,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破除文化市場準入的隱性壁壘,促進各類文化資源在文化市場上的順暢流動和公平交易。要深化文化市場分級分類管理,完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制,克服文化市場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弊端,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完善文化企業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制度。
夯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制度體系,要加快構建立體高效的國際傳播體系。《決定》強調:“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深化主流媒體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國際傳播體系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敘事體系建設和話語體系建設等多維聯動、多措并舉。要順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趨勢,提升融合傳播矩陣的效力,依據功能定位和傳播實效優化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機制,組建媒體融合發展、協調配合的立體化國際傳播矩陣,完善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整體布局。要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深入挖掘中華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資源,賦予中國話語在敘事上的深厚文化底蘊,增強國際傳播的文化感召力、話語說服力、輿論引導力。要建設全球文明倡議踐行機制,推動文明交流多邊合作機制建設,把握文明交流契機,圍繞全球治理等國際共同關注的議題以及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重大理念倡議,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作者系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3ZDA082]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