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安全網” 鋪就“護學路”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8日 09:21教育裝備網
校園門口,清晰標識引導著車輛與行人的流轉;家長們被妥善安排在專設區域等待孩子,免去了風吹日曬的苦惱;護學志愿者們身著醒目馬甲,提醒過往車輛減速緩行……溫馨有序的接送場景在各地校門口同步上演,昔日水泄不通的“堵心路”蛻變為暢通有序的“舒心路”。
加強學校交通安全工作,事關億萬家庭幸福,是建設教育強國、平安中國的應有之義。為進一步夯實學生交通安全基礎,公安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學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6)》(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科學謀劃學生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統籌推進提升學校周邊和校園內部交通安全水平。
《行動計劃》印發以來,各地各校通過優化交通流線、增設交通設施、開展宣傳教育、提供教學支持等措施精準發力、直擊痛點,為學生們鋪就了一條條安全、便捷的求學之路。
人車分離,維護校園區域交通秩序
今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充分認清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積極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針對性的舉措,織密織牢校園安全防線。
曾經,一些地方校園門口人車混行,上下學高峰期擁擠不堪,在狹窄人行道上等待學生放學的部分家長溢出至機動車道,加劇了交通擁堵,更埋下了安全隱患。
找準核心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公安交管部門主動出擊。各地采用明晰道路使用權、擴大步行空間、增設專用車道等方法,著力實現“人車分流、機非分離”的安全治理目標。
浙江省教育廳印發《學生交通安全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6年)》,要求各學校根據實際需要規范設置減速丘、震蕩標線等物理減速設施,并對機動車、非機動車、人行通行空間設置分隔設施,確保學生安全步行出入學校。
變化不止發生在校外。在教育部“深入實施‘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的指引下,各地學校啟動區域交通安全提升工程,為莘莘學子校內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設置學生步行出入口,辦公區、生活區實行限時限速管理,加強校內值班巡邏……許多學校從時間管理和空間布局入手,設定明確的車輛進出時間,限制非必要車輛的進入,合理規劃各個區域的交通流線,提升校內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同時,教育部指導學校結合教學安排加強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提升安全意識,力促交通安全理念落地生根。每逢“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開學季等關鍵節點,教育部門都會聯合公安部門共同部署全國中小學校組織學生收聽收看“知危險會避險”交通安全體驗課,舉辦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培養學生交通安全出行文明意識,讓其主動做維護交通秩序的參與者。
一校一策,降低周邊道路通行風險
上下學高峰期校園道路“潮汐擁堵”,是關乎師生的“安全大事”,也是學校面臨的“煩心難事”。有效降低周邊道路通行風險,還需從規范、疏解、嚴管等多維度落實《行動計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等單位溝通協作,以學校周邊人車混行、設施不全、秩序混亂、事故多發的隱患點段為重點,分類推動治理規范完善設施,優化交通組織強化秩序維護,全力防范機動車碰撞學生的交通事故。
在此基礎上,學校紛紛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一校一策”交通組織優化方案,筑牢守護校園交通安全的銅墻鐵壁。
張貼警告標識、施劃交通標線。江蘇省連云港市實驗學校加強學校區域信息提示,在學校周邊施劃地面文字標識,進一步提醒機動車駕駛人駛過學校附近區域時注意減速讓行。
完善隔離設施、設置緩沖區域。北京市人大附中豐臺學校全面復劃完善人行橫道、網格線,科學設置步道阻車樁等設施設備,并利用學校門前道路空間,設置臨時隔離設施,在學校門前開辟出“護學通道”,最大限度保障學生通行安全。
增設執法設備、提示禮讓行人。重慶市大渡口區增設違停抓拍、鳴笛抓拍、不禮讓行人抓拍等電子警察抓拍設備,并設置“禮讓行人”智能提示屏,強化行人通行權。
有了暢通“護學路”,還需專門“護苗人”。公安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完善“護學崗”機制,嚴格落實“高峰勤務”制度,加強校園周邊經營場所規范整治,協同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糾紛,全面加強校園周邊治理。
天津市西營門小學、崇化中學推行警家校“三位一體”新護學模式,引導提醒送學車輛即停即離,攜手加強學校周邊隱患點的排查,家委會“護學崗”成員對日常志愿執勤過程中發現的交通隱患及時向交警反饋,三方共同推進學校門前道路交通設施完善,促進交通組織方式優化提升。
多方協同,化解停車供需失衡難題
每到上下學高峰期,學校門口便會上演一場場“停車大戰”。狹窄的街道兩旁,車輛見縫插針,有的甚至直接停在路中央,造成交通擁堵,更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
《行動計劃》的出臺如及時雨,推動著學校找尋“最優解”。在教育部門的指導下,一場增加車位供給、平衡接送需求的“停車革命”正在悄然進行。
為了緩解停車難題,各地各校施展渾身解數,因地制宜地開展“車位擴容”。
遼寧沈陽市文化路小學通過與學校旁邊商業廣場合作,置換出300個臨時免費地下停車泊位,專供接送學生的車輛休憩停靠,有效緩解了校門口地面停車資源困境。陜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不僅設置接送學生專用限時停車位、臨時停車場等增加泊車位供給,還通過警方、學校及家長三方座談,敲定了“不同年級實行錯峰放學,接送車輛即停即走”的新方案,顯著降低放學高峰期的交通負荷。
對于空間有限的學校來說,疏散人流、減少車流或許是更值得嘗試的辦法。
面對停車資源捉襟見肘的困境,山東省臨沂市樸園小學另辟蹊徑,調控接送需求,交出了一份節流減堵的精彩答卷。校園門口,一座座嶄新的過街天橋橫跨道路,為學生們的安全出行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規范發展專用校車,因地制宜發展學生定制公交,加大校車和接送學生車輛治理力度”是教育部門在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中為緩解學校周邊交通壓力開出的另一個“解題良方”。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局聯合交通部門、市公交公司提前規劃,在線路、時間、站點、安全等方面進行周密部署,今年秋季開學開通9條公交助學定制專線,根據學校上下學時間同步銜接、定點發車,確保學生出行平安順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