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研究,構建教材研究共同體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8日 10:16教育裝備網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新時代以來,教材建設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同時也對教材建設高質量、內涵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要求,2023年12月,國家教材委員會就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將加強教材研究作為強化教材建設支撐保障的一項重要舉措,體現了教材專業研究對于建設高質量教材體系的重大意義和作用。
加強教材研究意義重大
教材研究作為教材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服務國家教育戰略、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支撐和引領功能。一是為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教材研究是政府決策過程的重要參與者,是教材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課程教材政策的科學制定和順利實施具有專業支撐作用。二是探索深化教材建設規律性認識。教材研究通過總結教材建設和管理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和規律性認識,尋求破解教育難題的策略和方法,為構建中國特色的課程教材理論體系、打造高水平原創教材筑牢理論根基。三是為建好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材體系提供專業保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教材建設,迫切需要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教材建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及時回應人民關切、滿足人民需要。
找準教材研究的著力點
一是強化教材研究方向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這是對教材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教材研究的根本遵循。教材研究要將“培根鑄魂”與“啟智增慧”結合起來,就是要把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與科學性、專業性有機結合。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和學術傾向,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教材研究工作,落實“一堅持、五體現”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要遵循教育科學規律。促進教材知識功能和思政功能的有機統一,打破將意識形態屬性、知識屬性分割對立的僵化思維,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中,做到價值性、學理性和知識性的內在統一。
二是強化教材建設規律研究。要積極探索加強教材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將人才培養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教材編寫規律融會貫通于教材建設的實踐之中。一要探索人才培養規律。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深入研究青少年身心成長規律,提升教材對于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支撐作用。二要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教材編寫要著力提升教學適宜性,全面考慮地域教育水平和學生個體差異,把握好教材編寫的難易度和繁簡度,確保教材內容的彈性和適應性,兼顧學科特點、專業特色和學校類型,滿足多樣化、多層次人才培養需求。三要探索教材編寫規律。堅持編寫邏輯與使用邏輯相統一、學科知識邏輯與學生認知邏輯相統一,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以“學為中心”的精品教材。
三是強化基礎理論的實踐轉化研究。要強化基礎理論向實踐的轉化,積極探索學科體系向教材體系轉化的有效路徑。一方面要遵守科學發展一般規律和學科自身規律,深入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夯實學科體系根基。另一方面要扎實開展實踐研究,將系統、抽象、復雜的學術性學科體系內容創造性轉化為教材體系內容,構建融合基礎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教材編研理論體系。
四是強化教材結構體系研究。要進一步提升我國大中小學教材體系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一要針對中小學教材中的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特殊教育教材,高校冷門絕學、交叉學科、“四新”學科等前沿新興學科緊缺教材和關鍵技術領域專業教材,職業教育急需緊缺專業教材,以及新形態教材等加強研究。二要加強大中小學不同學段、學科教材的系統性研究,加強不同學段間縱向銜接、不同學科課程教材橫向配合,增強教材體系的一體化設計。三要加強教材與課程、教材與教學、教材與評價、教材與學術之間協同關系的研究,讓教材體系與課程體系相匹配,讓教材與教學改革相協同,讓教材與評價一體化,讓教材與學術發展相互促進。
五是強化教材原創性話語體系研究。教材研究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扎根本土實踐,站穩中國立場,彰顯中國智慧,從我國教材建設的實際出發,探索中華文化、中國現實、中國實踐所獨有的規律、立場、方法,提煉形成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展示新發現、新發明、新創造,努力從“引進式加工”轉向“原創性發展”,破除對西方話語的依附,加強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智慧的教材話語體系,提高中國教材研究的顯示度、接受度和認同度,打造以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學術體系為內核的原創性、高水平精品教材。
構建教材研究共同體
一是打造高水平教材研究平臺,開展有組織科研。各地和高校要積極建立教材研究機構,更好發揮專業研究平臺作用;要加強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調動國家、地方、高校課程教材研究機構力量,打造專業智庫;要鼓勵教材研究協同合作,加強教材編寫機構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與各級教研部門、一線教師合作開展研究,搭建教材研究國際交流合作渠道。
二是加強教材研究激勵保障。在各級各類教育科研基金、課題項目設置中加大對教材研究支持力度,激發教材研究人員積極性,促進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產出;健全教材研究成果交流推廣和政策轉化機制,加強教材研究類雜志、學術期刊建設,提升研究成果咨政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健全教材研究成果獎勵和激勵機制,落實好教材建設成果與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等同認定、同等待遇政策,將教材成果納入人才評價評審指標體系。
三是打造教材研究共同體。要建強教材編研出版機構研究力量,探索建立編研結合的教材編寫工作機制,以研導編、以編促研、編研結合,從編寫的源頭提升教材專業品質;要激發一線教師參與教材研究的積極性,發揮教師在教材使用監測、改進教材質量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要逐步構建國家、省、校三級教材隊伍培訓體系,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專業水平高、熟悉教材政策的教材研究隊伍;要大力加強教材專業研究人才培養,推動教材研究學科化發展,大力培養教材研究方向研究生,充實教材研究后備軍。
(作者系課程教材研究所政策研究與宣傳中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