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18日 09:44教育裝備網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數字時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出,讓如何提升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成為新時代高水平教師培養的重要課題。
新時代教師所應具備的人工智能素養包含人工智能認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思維、人工智能倫理四部分:人工智能認知是指對人工智能原理、應用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能是將認知轉化為協同育人、教學實踐的應用能力;人工智能思維強調批判性思維、人機協同思維等高階思維模式和教育方法論構建;人工智能倫理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原則和底線,確保“以師生為本”貫穿始終。基于以上觀點,筆者認為提升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素養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培育適應性與靈活性
中小學教師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支撐。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發展方向不是取代教師,而是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幫助教師實現從“教書匠”到興趣激發者、能力培養者、行為示范者、啟智潤心者的角色轉變。
一方面,在硬件保障上,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和人員配備。加強與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擔國家或地方人工智能教育專項課題,建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資源支持。
另一方面,在軟件服務上,應堅持應用驅動的總思路,聚焦備課、教學、作業批改、成績考核等教學環節,建設動態的、全流程的、需求導向的培訓體系。設計分層培訓課程,初級課程注重基本概念和應用場景的普及,中級課程注重編程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高級課程注重深度學習和創新應用的探索,滿足教師的多元化學習需求。要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結合線上與線下,開展混合式教學,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培訓的可及性;引入案例教學、模擬實踐等互動式教學方法,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培訓實效。
打造跨學科跨學校跨區域教研共同體
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了跨學科主題學習,規定各學科都要拿出不少于10%的課時用于跨學科主題學習。人工智能教研共同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研合作模式,可以為人工智能應用和共享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平臺、工具、資源、培訓、比賽和課程。
一方面,在校內構建跨學科教研共同體。跨學科課程教研方式靈活,可以在傳統的教研活動中邀請信息技術教師介紹人工智能相關內容,大家一起討論如何結合自己的學科內容找到跨學科交叉點;還可以是信息技術教師主動尋找其他學科教師,針對人工智能的前沿發展或者經典創新來開發教學案例。跨學科教學應注重結合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強調協同知識構建,著重培養學生在具體情況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引入項目式學習,以主題或項目為切入點,融合人工智能與學科內容,基于大概念的單元進行教學設計。
另一方面,在學校間構建跨學校跨區域教研共同體。通過構建“雙師課堂”,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如北京市海淀區打造了“一體化聯合教研”新樣態,綜合運用協同編輯文檔、線上問卷、電子白板等智慧工具,實現跨學校跨區域跨學段共享優質資源。吉林省通化縣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打造了“1+1”雙學堂,通過組建中心校和村小教師信息化教學工作坊,大幅縮減城鄉教師人工智能素養差距。
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和鼓勵教師跨學科創新教學。中小學人工智能跨學科教學的開展,很多時候是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最開始的課例探索往往不需要“高大上”,重要的是勇于嘗試、積極改進,并在此基礎上博采眾長、積少成多,逐步完成完善課程設計。
構建教師人工智能素養培育長效機制
數字時代,教育改革所面臨的艱巨性、復雜性不斷增加,教師人工智能素養的培育也會遇到各種新問題。教師人工智能素養的培育,離不開持續的投入和支持,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和良性循環,構建教師人工智能素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
一方面,健全評價考核機制。將數字素養納入教師的評價考核范疇,明確人工智能素養在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定和專業發展評估中的評價標準和權重,對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突出的教師,在評優評先、選拔骨干教師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同時應充分考慮到人工智能素養的提升是一個漸進且緩慢的過程,考核辦法的制訂應是動態且科學全面的,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成果導向式的評價考核。如寧夏通過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數字畫像,構建了“以評促學,以評促用,以評促優”的機制,教師素養測評的優秀率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建立倫理安全監管制度。要堅持“數字向善”原則,制定詳細的人工智能教育應用規范,明確教師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時的權利和義務;設立專門的監管委員會,對教師的應用行為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及時進行預防、監督、檢測和懲戒;積極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合理應用,加強人工智能倫理宣教工作,讓技術進步更好造福師生。
(作者趙建華系南方科技大學未來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于越系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博士生)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