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向學生請教”彰顯教育之美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26日 09:33教育裝備網
學生當面向校長請教,或許機會不多,但也并不少見;而校長當面向學生學習、請教,就少見得很,因此更易成為新聞。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京某高校校長認真聽一名大三女生匯報了20分鐘,主題是在校內推行防鳥撞設施改造。有網民感慨“這才是心目中理想大學的樣子”。
據悉,這名女生此前給校長發郵件,介紹了自己和小伙伴們開展的一項有關校園內防鳥撞設施問題的研究情況,沒想到校長很快回信,并表示希望這名女生和她的項目組能“專門給我講講,我有問題可以當面請教”。研討會上,校長和幾位專家共同商討了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事后,這名女生將此事前后經過發布在社交平臺上,引發關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位校長的可貴之處,在于將古人這句并不容易做到的訓誡,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育人行動。校長專門召開座談會認真向自己所在學校的學生請教的身影,無疑構成了一道美麗的育人風景線。作為大學校長,他或許同時也是一位知名學者,有自己的專業特長、研究領域,但在鳥類保護問題上,卻未必有過深入研究,不見得比一般人懂得更多。而這名大三女生作為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掌握了一定的野生動物保護知識,更就校園內防鳥撞設施做過長時間調查研究。在導師指導下,她還認真做了演示文稿,在校長和幾位專家面前作了專題講解。不難發現,在校園內防鳥撞設施建設這個細分領域,她的確相對專業,比一般人要有發言權,并得到了相關專家的認可。
筆者記得一部武俠電影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時間。要想成為武術高手,必須經歷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才可能有所成。絕大多數人的天賦差距不大,誰在某個細分領域投入的時間足夠長,往往就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一萬小時定律”說的大概也是此意。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在于其“聞道在先”“學有所長”,而不是因為其年齡較長或身居高位。假如學生在某個領域經過深入研究,相關學識超過了自己,為師者也應有“不恥下問”的胸懷、樂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風度,這才是真正的師者風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應有在某些問題上向自己的學生請教的虛心與度量,這不僅不會折損師者的尊嚴,反而更能彰顯教育家精神,并贏得學生的由衷欽佩與愛戴,成就一段師生佳話。
不難想見,“校長向學生請教”一事經媒體報道后,會帶來多方面的正向效應: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校長的育人誠意,更給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動物保護公開課,同時向全社會展示了當下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當然,最直接的獲益者,或許還是因此而受到更多關注與保護,甚至免于受傷、遇難的鳥兒們。
(作者系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