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技成果轉化找對“月老紅娘”
http://www.wandqa.cn2024年12月12日 09:31教育裝備網
高校需要找到一個“思維轉換器”,或者為科研成果轉化牽線搭橋的“月老紅娘”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山東某高校成立技術轉移研究院,構建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創新舉措,引發關注。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企業的創新需求與高校的科研成果之間的不匹配等問題長期存在,亟待從體制機制、科研理念等方面不斷積極探索創新,解決大量科研成果“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局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高校應站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的角度,看待自身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擁有的得天獨厚的人力、智力和科研成果等資源優勢。改善目前強化科研成果產出的“優績主義”,既注重高質量科研創新成果產出,又注重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培養和成效測評與激勵。例如,對科研成果轉化給予“真金白銀”的獎勵,打通成果轉化人員崗位晉級晉升、考核聘任甚至開通特殊人才綠色通道,讓科研人員看得見“實惠”的同時,激發他們從事科研創新的熱情與動力。一些高校還應積極轉變傳統科研觀念,從單純注重論文和理論研究,向既重視高質量學術成果產出和原始創新、又重視和強化科研成果的服務導向功能轉變,讓科研成果服務國家發展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校科研人員的思想觀念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有著不可忽略的關鍵影響,應引導他們從單純重視理論、理念創新向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創新轉變。客觀來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與企業單位的科研開發人員存在思維上的差別,前者更加注重科學研究的理論性、學術性,后者則更加強調科學研究的實踐性和問題導向性。考慮到這么一個實際特點,高校就需要找到一個“思維轉換器”,或者找到為科研成果轉化牽線搭橋的“月老紅娘”。目前已有一些國內高校開始嘗試進行創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陸續成立了諸如“知識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技術轉移研究院”等科研成果轉化機構,為科研成果和市場需求兩者“保媒牽線”“對接聯姻”,實現供需雙方有效見面、達成合作。
當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面對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出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現實要求,高校要積極推動科研工作中心和重點的有序轉型,對于條件成熟的高校,應在堅持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提下,積極回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加快研究如何發揮自身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等重要新質生產要素集聚地的獨特優勢,打造價值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鏈條全周期服務體系,加強科研成果轉化主體間的密切合作,促進成果轉化與專利運營經驗交流,推動高校與地方、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加強高校成果轉化與人才交流,促進科技創新與地方產業融合,探索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管理模式,從而有效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并推動國民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