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但求最優”
http://www.wandqa.cn2025年01月07日 10:00教育裝備網
陳東,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福建省陳東勞模工作室領銜人,全國模范教師,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獲得者
在閩江學院,很多學生都有一句口頭禪——“東哥的課,真香!”
他們口中的“東哥”,是該校思政課教師陳東。陳東的課“香”到什么程度?有學生做過統計:一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45分鐘響起22次掌聲,平均每兩分鐘一次掌聲;一節思政選修課,300多個座位的教室能擠進500多人……
作為學生眼中的“超人氣教師”,陳東以幽默的授課風格、貼近實際的授課內容贏得了學生的“抬頭率”“點頭率”。而這背后,是他從教21年來持續貼近學生、潛心研究教學的不懈努力。
2004年初到閩江學院,陳東加入的是輔導員隊伍。從那時起,貼近學生內心、服務學生需求,就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把學生的冷暖掛心上,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心靈!睘榇,陳東堅持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開展工作:學生需要心理輔導,他就考取心理咨詢師;學生需要就業規劃,他就考取就業指導師;學生需要創業指導,他又成了創業導師……
2010年決定轉到教學崗時,陳東并沒有多少教學經驗,“30歲,一切從零開始”。但貼近學生的工作經驗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
為了讓學生愛上思政課,陳東時常到宿舍、食堂與學生聊天,了解他們希望通過思政課學到什么知識、解決什么問題,并花費大量時間備課。
有一次,在給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上課時,陳東關注到幾個男生對望遠鏡很感興趣,這啟發了他的靈感,讓他想到“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課下,他查閱資料,總結案例。課上,他講述南仁東放棄國外高薪選擇歸國、數十年不計名利為中國天文事業奮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廣泛共鳴。
“南仁東的故事為什么感人?因為他把個人夢想同中國夢融為一體后,迸發出強大的驅動力。”陳東說,“上思政課也是一樣,是為了讓學生堅定為報國而學好專業課的信念。這就是思政課的作用。”
從那之后,每次給新專業的學生授課前,陳東都會查閱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給學生講相關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領域內的中國故事、先鋒模范,真正在思政課中做到因材施教!巴ㄟ^陳老師的拆解、延伸,我對思政課有了更深的領悟!痹撔2021級廣告學專業學生李奕璇說。
“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曾兼任閩江職業大學(閩江學院前身之一)校長,提出的辦學理念至今仍深刻影響著學校師生。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課不能脫離“應用型”的辦學定位。陳東走訪各企業了解市場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并有機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
“身為應用型高校的學生,每個人都要學會一技之長,同學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本領是什么?”“講好故事,我是學新聞傳播的。”“要給誰講故事?”“給人民講故事!薄皩Γ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薄@是陳東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時與學生的一段對話。應用型高校為什么要上思政課,又如何上好思政課,這根在陳東腦海里繃緊的弦,化為課堂上細膩的引導,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學生。
獨行快,眾行遠。在思政課教學探索中取得一些成績后,2021年4月,在閩江學院黨委支持下,陳東等23名骨干教師組成“全國模范教師陳東勞模創新工作室”,著眼思政理論輔導、青年思想引領等方面開展工作。
目前工作室已開展示范教學、理論宣講累計超過50場,線上線下受眾超過100萬人次。作為工作室領銜人,陳東進行國家級示范教學6次、省級示范教學12次,為青年教師磨課、提供咨詢超過50人次,指導多名教師參加福建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并收獲多項榮譽。
“大思政課”的舞臺比教室更寬廣。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陳東指導青年學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帶他們去生產生活一線感受理論的實踐偉力。
在三坊七巷,青年學子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在壽寧下黨鄉、永泰力星村、福州蒼霞社區,他們感受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赤子情懷,體會“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的境界;站在木蘭溪畔,回想干部群眾治理木蘭溪水患的場景,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深邃內涵;在三明沙縣,他們共同感受小吃產業里的大民生……
“但求最優”,陳東的思政課教學探索,仍持續向深處邁進。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