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站得出來
http://www.wandqa.cn2025年02月06日 09:46教育裝備網
1月7日9時5分,一場6.8級地震突襲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力開展人員搜救,全力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善后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為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抗震救災最鮮明的底色、最真實的寫照。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人民至上”列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至上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的高度統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秉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倍加珍視群眾利益,倍加珍視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價值,關注人的幸福,這一理念在抗震救災中轉化為無聲的行動。震后10分鐘,救援飛機就已飛抵災區上空;不到半小時,地震中心區域就開始破拆救援;不到一天,當地通信、網絡、道路和供電逐漸恢復,受災群眾基本住進應急帳篷,吃上熱氣騰騰的一日三餐。不到兩天,受災地區電力和通信已基本恢復,國省干道全部搶通,農村受損路段恢復正常通行,拉薩到日喀則的鐵路服務恢復運行。新時代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充分體現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持科學精神、遵循科學規律是打贏抗震救災硬仗的關鍵。以人為本同尊重科學是內在一致的。只有尊重科學,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搶救率、降低損害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防災減災救災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抗震救災靠的不僅是勇氣,更是科學。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災情越是嚴峻復雜,就越要尊重科學、把握規律,向科學要答案、要辦法、要方案。抗震救災中,“翼龍”無人機、遙感衛星和生命探測儀等現代科技手段和現代化設備為贏得救人第一時間、提高救災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高科技設備展現硬核實力,凸顯防災治災能力的提升,生動詮釋了強大的國家力量。新時代弘揚抗震救災精神,體現在堅定不移地發揚科學精神,遵循科學規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貫徹新時代科技發展戰略方針,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危難時刻顯本色,大事難事見擔當。越是急難險重時刻,越是檢驗各地黨委、政府擔當作為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搶險就是責任。地震發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西藏定日抗震救災工作,要求地方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起政治責任,各有關方面要密切協同配合,各級干部要堅守一線、全力以赴,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抗震救災的每一個日夜,黨旗始終飄揚在最前線,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初心和使命,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豁得出去,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到他們身邊,成為他們的主心骨、貼心人,以救民于危困的有力行動呵護慰藉著受災群眾,給群眾帶去信心和希望。新時代弘揚抗震救災精神,體現在不斷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風險意識、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極端認真負責的擔當精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單位系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