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山西篇章——專訪山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駿
http://www.wandqa.cn2025年02月07日 14:25教育裝備網
近年來,山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緊扣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不斷推動教育事業取得新進步、開辟新局面。山西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有什么舉措?對此,記者專訪了山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駿。
問:山西是如何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
答: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后,山西錨定“教育強國建設、山西如何行動”時代命題,加強頂層設計,系統安排部署,凝心聚力推進落實。
一是高站位抓學習。把系統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學習熱潮,廣泛開展研討培訓、宣傳闡釋和調查研究,進一步增強建設教育強國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高標準作部署。2024年11月29日,山西省教育大會召開,發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動員令,對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標志著山西教育事業邁上新起點、開啟新征程。
三是高質量求落實。1月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教育強省建設規劃綱要,提出10項重大任務,明確10項重大工程,形成了教育強省建設的“四梁八柱”。目前,山西已啟動實施系列重大工程和專項行動,正在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加速把教育強省建設的“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
問: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請問,山西在思政課建設方面有哪些做法?
答:山西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我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一是讓思政育人底色更亮。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讓學生深刻感悟真理力量,為成長成才打下科學思想基礎。同時,利用山西豐富的紅色資源,設立67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宣講紅色故事,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二是讓思政育人隊伍更強。3年來,省委書記、省長率先垂范,省黨政領導走進高校登上講臺講授思政課70余次,形成強有力的示范帶動作用。各級黨政領導以及各個行業的時代楷模、先進模范也紛紛走進思政課堂,思政教師隊伍日益多元。
三是讓思政育人方式更活。我們因地制宜,建立覆蓋全省11個市的一體化市校區域協作機制,凝練25個大中小學思政課“同講”課題,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融合共建,引導廣大學生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社會主義,自覺擔當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問:山西在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考慮?
答:我們將適應學齡人口峰谷變化,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以實施“擴優提質工程”為抓手,通過“三個行動”聚力攻堅,不斷提升基礎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一是開展優質教育資源擴容行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快辦好一批條件優、質量高、群眾滿意的新優質中小學校。支持有條件的、辦學水平和群眾認可度較高的學校挖潛擴容、集團化辦學,進一步擴大優質學位供給。
二是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統籌建設一批義務教育教學改革試驗區和實驗校,培育建設一批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遴選支持一批省級基礎教育精品課,帶動產出一批優質課、優秀案例和優秀教研成果,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是開展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加快推進縣域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推動市域內優質普通高中與薄弱縣中聯合辦學、對口支援,推動高校托管幫扶,實現每縣(市、區)至少辦好一所優質公辦普通高中,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問: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上,山西有哪些措施?
答:山西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是以超常規舉措、超常規力度啟動實施高等教育“百億工程”,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一是堅持內培外引,建強人才鏈。2024年以來,完善人才引育機制,支持高校引育重量級人才團隊30個、國家級領軍人才26人,引進青年博士1000余人,再創歷史新高。輸送高校畢業生29.2萬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動能。
二是堅持科技賦能,激活創新鏈。2024年以來,高校承擔的省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超過全省總數60%,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和經費穩定在全省90%以上。主動融入“晉創谷”建設,93個高校科研團隊入駐,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三是堅持產教融合,服務產業鏈。2024年以來,圍繞山西6條重點產業鏈和8個特色專業鎮,針對性設置13個本科現代產業學院和8個職業教育特色產業學院,目前近百個產業學院實現全省重大戰略、重點產業、重要領域全覆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問:請談談您心目中的2035年教育愿景。
答: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也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錨定目標、勇毅前行,力爭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省。到那時,山西基礎教育普及水平和質量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顯著躍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起高原”“立高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建成,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山西將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優質教育新高地,創新人才集聚地,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樣板區。
鏈接
山西將重點在五個方面奮進突破
一是在提升立德樹人實效上奮進突破。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立足“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大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是在提升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上奮進突破。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實施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工程、高校科技創新工程、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全力服務山西高質量發展。
三是在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上奮進突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教育數字化推進工程,持續擴大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供給。
四是在培養造就高水平教師隊伍上奮進突破。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實施卓越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五是在持續激發教育發展活力上奮進突破。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實施高校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工程、教育合作交流深化工程、平安校園建設工程,推動教育強省建設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