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
http://www.wandqa.cn2025年02月25日 09:17教育裝備網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基石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身心健康不僅是學生當下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未來走向社會,面對各種挑戰的底氣所在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出席北京市教育大會時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部署,高質量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開局起步,切實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懷進鵬強調,要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
當下,“小胖墩”“小眼鏡”以及心理健康問題不同程度困擾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強調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不僅著眼于當下青少年身心素質有待改善的現實,凸顯了把學生身心健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育人方向,也是對青少年成長規律的精準把握。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要充分發揮體育在“五育”并舉中的基礎性作用。體育不僅是強身健體的途徑,更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一場激烈的籃球賽、一次酣暢淋漓的長跑,不僅能讓身體充滿活力,還能緩解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壓力,驅散心靈的陰霾。正如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所言:“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鄙硇慕】凳乔嗌倌耆姘l展的基石,只有擁有健康體魄,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知識學習、品德修養、審美培養和勞動實踐中。
過去,部分學校和家長過度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忽視體育鍛煉,擔心把時間和精力用在運動上會影響成績。但科學研究表明,適度的體育鍛煉能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反而有助于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在品德培養方面,團體體育項目和體育競賽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規則意識,這些都是品德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身姿、良好的體態是體育帶來的外在美感體現,而參與體育賽事的組織、場地布置等工作,則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正因為體育具有養德、益智、健美、助勞等功能,是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才能成為強化“五育”并舉的突破點。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必須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主陣地作用。近年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若干舉措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工作目標和方向進一步明晰。從實踐來看,“課間十五分鐘”微改革,讓學生在課間有更多活動時間,更從容走出教室、走向室外。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運動兩小時的口號在各地中小學校叫響。各地各學校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實踐異彩紛呈。就在近日,北京市發布中小學“體育八條”,明確杜絕“陰陽課表”,杜絕“說教課”和“不出汗”的體育課,并要求將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學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體系。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是對政策的落實,更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切實關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期待。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必須凝聚起校家社的廣泛合力,讓健康第一理念扎實落地。家長能否樹立健康第一理念,以正確的育兒理念處理好身心健康與知識學習的關系至關重要。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呵護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工程,不能僅靠教育,也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還需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部門協作、整合優勢資源、創造支持環境,把政府、專業機構、學校、家庭、社區的力量匯聚起來,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社會環境。比如,為青少年開展體育鍛煉提供便利的場所、營造良好的氛圍;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等。
強化“五育”并舉,身心健康是重要突破口,更是破解阻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障礙的鑰匙。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身心健康不僅是學生當下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未來走向社會,面對各種挑戰的底氣所在。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將身心健康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將健康理念融入各項政策,織牢織密健康防護網,才能讓青少年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擁有蓬勃生命力、無限創造力和高尚品格的新時代逐夢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